一杯绿茶的清香、一只肉鸡的鲜嫩、一串番茄的酸甜、一颗花生的酥脆,共同编织出日照乡村富民产业的“品质图谱”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产品。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广大市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部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日照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也孕育出了不少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在前不久举办的“产业链上的山东(日照)好品牌”——日照市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见面会上,来自日照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几位企业代表,携各自领域的“硬核成果”,讲述了日照乡村富民产业以品牌为桥、以创新为翼,从“土特产”迈向“金招牌”的转型故事。
日照绿茶:
茶庄模式掀起“品质革命”
“茶庄模式是日照绿茶产业升级的里程碑,更是全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山东浏园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浏园”)总经理刘波谈及日照推出的“日照绿茶茶庄”模式时,语气中满是自豪。他认为,作为全省首创、今年4月推出的创新举措,这一模式正推动日照绿茶完成从“产量竞争”到“品质革命”的关键一跃。
“日照绿茶茶庄”选拔标准极为严苛。譬如,企业必须满足规模达标(150亩以上)、安全认证、诚信经营等6个前置条件,并严格执行《日照绿茶茶庄建设技术规范》等8项标准。
成功入选首批“日照绿茶茶庄”的浏园,其1080亩有机茶园正是这一模式的最佳诠释:历经16年国内有机认证和9年欧盟、日本、美国、加拿大国际认证,实现农残“零检出”,产品斩获中茶杯金奖、2016年日本世界绿茶评比金奖等奖项。
在刘波看来,茶庄模式的价值不仅在于“定标准”,更在于推动产业向“高品质、品牌化、三产融合”跨越。未来,随着茶庄集群的扩大(规划至2026年建成30家),这一模式或将成为中国茶产业现代化转型的经典范式。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日照富民产业串珠成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