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茶叶资讯 >> 正文


茶山变“金山” 茶叶变“金叶” 武夷山争当“三茶”统筹“弄潮儿”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6日16:6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武夷山市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地,既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又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武夷山茶的绵长茗香,穿越历史、跨越国界,令人沉醉。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三茶”统筹大文章,武夷山如何落笔?武夷山市发挥生态人文优势,讲好茶文化故事,强化茶产业支撑,激活茶科技动力,创新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当“三茶”统筹“弄潮儿”,助力一叶长成大产业,并做了诸多有益探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奠基启动中华茶博苑建设,历经十年编撰发布《武夷山茶志》,燕子窠“三茶”统筹展示馆开馆运营;茶交中心入驻1399户,茶检中心投入试运营,布局打造茶庄园9家、茶空间21个,依托武夷星创建武夷岩茶科技小院;与刘仲华院士、陈坚院士等团队合作,发布《武夷红茶品质化学特征与健康功能白皮书》、武夷岩茶“岩骨花香”机理研究和应用成果、茶点适配性研究成果;邀请中国机械总院开展茶机械调研,推动中小茶企“智转数改”……

近年来,武夷山市获批2023年度茶业乡村振兴发展县域、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TOP20、2024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多项国字号荣誉,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茶产业链实现产值135亿元,增长13%;实现税收2.13亿元,增长71%。

茶山变“金山”、茶叶变“金叶”的故事,在武夷山的山水间不断书写,武夷茶也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着力做新做活,讲好茶文化故事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这首范仲淹的《武夷茶歌》道尽武夷山茶的“仙”与“奇”。在武夷山市,即使走入深山,也能随时听到关于武夷茶的传奇故事,感受袅袅茶香中的神韵灵气。

文化赋魂,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有“琴棋书画诗酒茶”。依托茶文化积淀,武夷山市坚持文化赋能,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茶产业内涵式发展。

围绕建设“世界茶人朝圣之地”目标,实施武夷茶文化“八个一”重点工程。近年来,武夷山市积极把茶文化深度融入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过程,发布吃茶膳、住茶宿、行茶径、泡茶汤、购茶礼、赏茶戏等主题旅游产品,打造采茶、制茶、品茶、泡茶、斗茶、点茶等系列茶旅体验项目。

“一流馆”即在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和故宫博物院支持下征地108亩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华茶博物馆,同时在燕子窠高标准建设全国“三茶”统筹展示馆;

“一套书”即编著《茶韵文脉》《武夷山一百个茶故事》《武夷言茶》等一批武夷茶文化书籍,组织开展武夷山茶志、武夷茶经编撰工作;

“一支舞”即编排普及《武夷茶香飘万里》茶歌舞;

“一批人”即评选十佳匠心传承者,建立武夷山市茶文化艺术型专家人才库,首批入库专家顾问9人、人才库12人;

“一个号”,即建立“武夷茶天下”官方视频号,定期对外发布《这就是武夷茶》宣传短视频,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话题;

“一活动”即举办“三茶”统筹武夷论坛和全国评茶员、全国茶艺、全国茶叶加工工等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等茶事活动;

“一保护”,即推动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荣获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茶文化),系统做好茶百戏等12项茶类非遗项目保护;

“一融合”,即把茶文化深度融入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发布住茶宿、吃茶膳、行茶径、泡茶汤、赏茶戏、购茶礼等“茶乡疗愈”主题旅游产品,精选岩骨花香等8条茶旅融合精品线路,打造茶径远足、茶汤温泉、相声茶馆、围炉煮茶等旅游体验项目,在重点接待酒店、重点茶企和崇阳溪漫步道建设一批武夷山水茶空间,评选推出20家“武夷茶韵”酒店民宿。“文旅茶融合打造消费新地标”入选全国城市旅游优秀案例。

着力做大做优,强化茶产业支撑

八马茶业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溪谷留香创新研发基地、凯溢时代包装智造中心、瑞泉文化研究博览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岁金云上茶谷、岩霸“五新”茶文旅产业园、国际茶叶包装设计交流博览中心、天驿古茗茶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华祥苑正岩广场、骏德茶旅中心等项目序时推进;重仓布局新茶饮、工业茶领域,加快培育茶产业新增长极,香江云茶兴建成投产;钦心饮品、忆美园、华茗园等项目引进落地……

近年来,围绕“质量优先、品质一流”的目标,武夷山市持续提升武夷茶品质、品味、品牌,增强武夷茶的竞争力、带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让茶产业成为武夷山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龙头。“一企一策”培优扶强龙头茶企,八马、正山堂、武夷星、瑞泉、溪谷留香等一批产能提升项目加快建设。注重茶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培育,2021年以来,累计培育科技型茶企13家、省级众创空间茶企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茶企2家、国家高新技术茶企3家,武夷星、香江等2家企业被确认为第一批福建省茶科技研究院分中心。产值亿元茶企达到7家,税收千万元茶企今年可达6家。

延链条。建设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茶产业专业园区,积极引进茶包装、茶机械、茶器皿、茶食品、茶饮料、茶洗护用品等精深加工企业,大亚圣象、凯溢包装等龙头企业落户武夷山。引进英仕利团队、浙江大学茶学院、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与三茶集团合作,完成茶含片、茶化妆品、茶洗护用品等产品开发,在武夷山水茶空间展示销售。推出武夷茶宴之“水仙”炖水鸭、“牛肉”焖牛肉等特色茶餐美食和预制菜,在悦华、千禧等13家酒店和景区宣传推广。

打品牌。加大武夷茶品牌和原产地保护,全面推行“认标购茶”,授权使用武夷岩茶、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980余家,新增食品生产许可(SC)企业306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福建武夷山)筹建工作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实地验收。探索建立武夷茶溯源大数据平台,对茶叶采摘、生产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动态监管茶叶产量和销量数据。截至目前,追溯平台内生产主体共赋码出证3万多批次,录入可追溯信息64万余条。同时,严格执法和市场监管,建立举报奖励和黑名单制度,强力整治违规开垦茶山、违法使用化肥农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推进茶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着力做实做精,激活茶科技动力

茶叶,是武夷山市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金叶”。武夷山市通过创新合作机制、转化机制、服务机制,着力做实做精,抓生态种植,抓生产加工,抓深度开发,抓检验检测,激活茶科技动力,让科技赋能茶产业,让环境得绿、农户得利,努力把茶产业建设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

抓生态种植。全域推广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茶园土壤环境优化技术、中茶所陈宗懋院士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省农科院张艳璇研究员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建成绿色生态茶园13万亩,燕子窠绿色生态茶园基地入选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并作为国家“三茶”统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列入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动全域生态茶园建设和全员签订公开承诺书,2021年化肥、农药同比分别下降5%和3%,2022年同比分别下降4%和2.6%。“武夷山市做好‘两无化’文章、发展绿富美生态茶园”获评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加强与中茶所合作建设“1+N”茶树种质资源圃。目前,已完成小武夷圃100亩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种植优质品种163个。

抓生产加工。推进茶业生产智能化、清洁化、机械化改造。建设“智慧茶山”管理平台,建成武夷星、桃渊茗、永生、青龙等4家省级智慧产业园和17个智慧茶山在线监测站,通过手机可实时监测茶山温湿度、光照、土壤PH值等茶叶生长数据。由三茶集团负责开展统防统控,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大力推行生态防控、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从源头上落实提品质保安全。推广“智慧制茶系统”,对做青、焙茶等制茶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通过无人机、山地轨道搬运机、茶叶采摘机等应用,为茶企节约劳动力近七成。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武夷山终期评估在全国117个试点县中排名第20名,位列福建省第1名。

抓深度开发。深化与院士专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团队合作,编制发布《武夷岩茶的品质化学和健康养生功能白皮书》《武夷岩茶冲泡品鉴茶具》等团体标准,加快武夷岩茶冲泡品鉴茶具标准申请国家专利和武夷红茶器具标准制定和申请专利,由政府授权国企实行茶器皿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积极推进永生、武夷星、正山堂等龙头茶企加快推动采茶机、揉青机、泡茶机等在武夷山实现量产。

抓检验检测。依托会展中心建设全省茶叶交易中心,与省质检院合作建立国家级茶叶检测中心,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检验研究院武夷山分院正式揭牌成立。

抓人才保障。组建茶领域科特派人才库,选任省、市级科技特派员62人、团队科特派43个。与武夷学院构建开放式茶产业学院,服务230家企业,年均培养输送高水平应用型茶产业人才800名。发挥传承人“传、帮、带”作用,以“师带徒”形式,加强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