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绵绵,我市各地正忙着采制春茶,早的一波明前茶已摆上了市民的茶桌。天气回暖早,雨水充沛,今年的新茶要比往年上市得更早,产量减少,受疫情影响价格却低了二三成,市民尝鲜正当时。



各地新绿从茶山到茶桌
4月3日,在婺城区箬阳乡琴坛村的茶山上,三五成群的村民穿梭在一畦畦茶树丛中,手指上下飞舞,采下一个个嫩绿的芽头。“每天有五六个采茶工在我家茶山上采茶,家里的炒茶机、烘茶机也全启用了,就想赶在清明前多做点好茶出来。”琴坛村茶农廖陈品对记者说,他家有8亩茶山,从3月下旬开始采摘,至今已做了25公斤新茶。除了给自家炒茶,廖陈品还给其他村民加工茶叶。他估计,清明节前,可加工200多公斤茶青。

在山乡村民忙碌采茶制茶的同时,金华市区各个茶叶店、特产店也开始了第一波新茶的销售。“我刚刚快递出去了2公斤新茶,陕西一朋友非常喜欢我们江南一带的绿茶,我先买点给他尝鲜,以后再多买一些送他。”家住市区金磐路上的市民廖先生说,每年新茶上市时节,他都会送一些给朋友尝鲜,朋友喝了都交口称赞,“今年,我们金华人有口福,今年茶叶价格比往年便宜了许多”。

4月3日,在市区和信路上的祥源茶店内,虞女士正在包装新茶。“这些是产自我们自己沙畈茶叶基地的新茶,纯手工采制,口感香醇甜爽,已经订出去不少了。”虞女士说,基地面积有三十多亩,今年是第一年出茶,预计明前茶可采制一二十公斤,“我们基地在沙畈山区气温较低,抽芽比其他地方要迟,3月31日才开采头茬茶”。
随着我市各县(市、区)春茶陆续开采,各早春名优茶,从茶山到茶桌,成了新近市民茶桌上的新宠。“新茶上市期正是绿茶最佳饮用时期,这段时间茶叶市场上,本土绿茶销售占主角。”虞女士说,她店里茶叶以“祥源文化”旗下品牌的红茶、普洱、白茶为主,开春后,她除了销售自己基地本土绿茶之外,也进购了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以及安徽的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知名绿茶,上市便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我市名优绿茶今年丰产
“金华自古盛产茶叶,且有着长达1600多年的制茶史,在这悠悠茶史里,来自北山的‘婺州举岩’、南山的‘箬阳闯天芽’,还有浦江春毫、武阳春雨、东阳东白山茶、兰溪毛峰、磐安云峰等名优绿茶,在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美誉度,颇受南来北往客人喜爱。”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罗文文说,金华好山好水孕育出了各色名优茶叶,因茶香四溢、鲜爽甘甜,历来受人推崇,发展延续至今,已形成了采摘+加工+出售“一条龙”的茶产业模式,全国大中城市都有我市各知名绿茶的销售网点。
据统计,目前,我市有茶叶栽种面积35.2万亩,年产量3万多吨,产值达2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产值占75%左右。

截至3月底,我市各县(市、区)今年可开采茶园面积84350亩,实际开采面积81300亩,开采面积比例25.4%,已收产量603.15吨。“今年早春名优茶产量,预计同比下降30%左右。”罗文文说,由于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会客、交往减少,实体店生意清淡,因而导致了我市名优绿茶滞销,因早春绿茶价格相对高、体验要求高,网络渠道销售难度较大,造成了部分产品积压。
“我们村的茶叶滞销了有三分之一左右,很多农户家里都有新茶积压。”廖陈品告诉记者,箬阳乡有4000多亩茶山,他们村有600多亩,往年都有杭州等地客商上门收购,加上本地的箬阳茶厂也会收购一部分茶青,然而今年上门客商寥寥。一些村民早茶采摘热情也不高。早春名优茶销量预计同比下降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