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羊镇是安顺市唯一生态茶叶专业乡镇,全镇种植茶叶4.2万亩,可采面积1.5万亩,2019年产茶1772余吨,产值达2.58亿元,其中名优茶100吨,产值约7600万,茶叶产业已成为坝羊镇惠及面最广、产业化程度最高、稳定性最好的富民产业。
初春伊始,万物复苏。随着气温回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坝羊镇万亩茶园进入春茶采摘季,茶园里春意盎然,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似层层波浪,漫山遍野,淡淡茶香扑面而来。采茶女工周云芬双手齐用,鲜嫩的茶叶就在她的双手来回间采摘进筐,据她介绍现在全镇都开始种上了茶树,他们这群不能外出务工的全都来到合作社工作,这样他们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家中也可以得到照顾,这对他们而言,生活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采茶工人 周云芬:“一叶一芯能摘四、五斤左右,能拿到100多块钱,家里有小孩出不去打工,就全靠摘茶叶,我们收入就是一万多左右。”
据了解,坝羊镇成立了8家村级合作社,并动员农户采取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合作社,实现了每个村都有合作社、贫困户100%入股合作社“两个全覆盖”,有效带动全镇村民共同参与发展。目前,全镇茶产业已经产出,直接受益农户1590户6519人,其中贫困户764户2679人,劳动力用工实现全镇范围全覆盖。
紫云坝羊镇大坡村 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萍:“我们茶山一年四季都需要农户来里面打工,在里面一年四季都有做的,我们茶叶就是春茶、夏茶、秋茶三季茶,冬天是茶山的管护,一年四季都需要我们农民工,所以茶山一到高峰期的时候,采茶高峰期有700多人。”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茶产业,坝羊镇结合全镇实际情况,全力打造生态茶产业,通过专家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对茶园进行标准化建设,严抓技术关,生产关,层层严控,确保茶叶品质。
贵州大学茶学院 博士教授 院长 吕立堂:“这个水肥一体化,不但可以给茶树施肥,而且还可以喷生物农药,山地有山地的特点,这个标准首先是省里面制定的绿色防控标准,首先要抓好,我们贵州省有绿茶的标准,每个企业有企业的标准,而且这些标准都是高于我们国标的。”
与此同时,茶博士还来到茶叶生产加工车间,手把手的指导制茶工艺,在原有生产技艺上进行技术调整,最大层度的确保茶叶的整体质量把控,打响安顺干净茶的质量品牌。
贵州大学茶学院 博士 汪艳霞:“本身安顺茶品质就非常好,经过更加规范以后,品质提升很大的。我们说茶叶的品质是从感官品质和内涵成分的,感官的品质就是我们的加工工艺有很大的相关性,整个加工怎么样去影响它,就用这样一个标准去教这些工人们,去教他们怎么做。”
通过开发及整合土地资源,采取引进种茶企业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等方式,坝羊乡成功引进映宏、众宜茗山、紫丰、土红坡4家茶叶种植企业入驻,同时带动周边7个村发展茶园5150亩,土红坡基地已初见成效,目前正积极申请"土红坡生态有机茶"产品专利。截至目前,紫云自治县茶叶种植面积达5万亩,标准化茶园面积3.75万亩,全县投产茶园4.85万亩,2019年茶叶产量1772吨,产值2.58亿元。
紫云坝羊镇大坡村 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萍:“今年的订单都是原来的老客户,我们茶叶品质干净质量好,工艺跟得上,所以我们是不愁卖的,我们往山东,贵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年的产值就是四五百万,春茶就是三四万斤,现在每天生产出来的春茶基本上是不够销售的。”
据了解,紫云农商行为了确保劳务工资的实时发放,工作人员直接派驻现场核对采茶工人的工资台账,通过传统现金发放更改为线上监管发放,有效的保障了员工收入。
紫云农商银行坝羊支行行长 刘昌凯:“我们为了给采茶农民工带来安全和方便,我们采用代发工资的方式,服务进企业,为农民工工资的收入与安全,减少他们少跑路。”
直播安顺记者:凃文俊 刘庆 紫云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