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展会信息 >> 正文


“注春啜香 中国茶文化展”亮相永康市博物馆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18年3月16日14:42

茶文化展.jpg

中茶博供图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古老的俗语,道出了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喝茶不仅是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是一种遍及中国人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家常事,同时也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活情趣。

  为弘扬中华茶文化,普及推广“茶为国饮”,由中国茶叶博物馆和永康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注春啜香——中国茶文化展”,于3月15日在永康市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开展。展览分茶史寻踪、茶品荟萃、茶具赏珍、茶俗话聊、茶与健康等篇章,展出器物93件(套)和茶样30件,系统阐述中华茶文化内涵。

茶叶展2.jpg

展览现场(中茶博供图)

  古往今来,上至宫廷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士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无处不在。人们以茶自省,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礼佛,以茶敬祖。茶于无意之中,悄悄融入我们的精神领域。随着岁月的流逝,茶渐渐地成了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茶之味冲淡,平和,宁静,中国人以茶会友,习以为常。茶就这样以一种亲切、自然、拙朴的面貌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相伴数千年,默默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展览现场都有些什么样的茶器吧。

展品1.jpg

  清雍正 粉彩牡丹纹茶壶(中茶博供图)

  高 13.0厘米  口径 6.0厘米  底径 5.5厘米

  胎洁白、细腻、滋润,口微内敛,梨式腹,矮圈足。盖面微隆,宝珠顶钮,直管状流,圆扁状柄。器外壁近口沿处绘粉彩锦地加开光,腹部主题部分以红、黄、蓝、绿等色绘牡丹、菊花纹,色彩优雅,造型独特,俗称“梨式壶”。

展品2.jpg

  清 杨彭年制锡包砂井栏壶(中茶博供图)

  高 9.5厘米  口径 7.5厘米  底径 10.0厘米

  井栏形,砂胎,包以锡,内嵌式盖,弯柄,锥流,大平底。流、柄、盖钮分别镶嵌玉石。壶身一侧刻绘傲雪寒梅图,另一面刻诗文:“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石梅为也农四兄属。”壶内腹底部作凸起状方形印戳“杨彭年制”。

展品3.jpg

  清道光 松石绿白釉印花碗(中茶博供图)

  高 7厘米   口径 15.2厘米

  敞口,鼓腹,圈足,口沿下饰如意云头纹一周,腹部印有团蝠纹,碗心绘团寿纹。内外壁施松石绿釉,施釉凝厚,表面有一层油润的光泽。圈足内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展品4.jpg

  清 刺绣茶壶桶(中茶博供图)

  高 15.7厘米  直径 17.5厘米

  一粉红,一浅绿,均呈六方形。一针一线,倾注了待字闺阁的少女丝丝的情愫。金鱼寓意“金玉满堂”,蝴蝶与花代表了“蝶恋花”。茶壶套的材质多样,但刺绣的精品并不多。

展品6.jpg

  清道光  官窑黄地红龙碗(中茶博供图)

  高 5.7厘米  口径 11.4厘米  底径 4.7厘米

  敞口,弧腹,圈足。以黄釉为地,以矾红绘双龙戏珠纹。双龙姿态矫健,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