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展会信息 >> 正文


今年两岸斗茶 万元重奖茶王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6日13:34

从两岸斗茶组委会了解到,2018两岸斗茶云南赛区普洱茶组与台湾赛区青心乌龙组都完成了初赛评选工作。云南赛区普洱茶组112个晋级茶样和台湾赛区青心乌龙组55个晋级茶样,将于12月中旬在厦门分别角逐“两岸茶王”称号。

  据介绍,今年两岸斗茶重设赛制奖金,荣获“两岸茶王”的获奖茶商可获万元现金奖励,受到两岸茶企茶商的热烈响应。而权威专家的参与,也使比赛的公正性再获茶企茶商的认可。

-云南赛区初赛现场,专家评委严格评审。

-取样

-称重

-冲泡

闻香

  云南

  赛区

  详细记录每个茶样优缺点

  茶商现场观摩赞公平公正

  两岸斗茶云南赛区普洱茶组初赛在“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县举行,由两岸斗茶组委会携手勐海县茶业协会主办。

  云南赛区初赛茶样征集于11月启动,得到云南省内上百个普洱茶村寨及当地茶商的热烈响应,共征集到200多个茶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勐海县茶业协会会长汪云刚说,茶商积极送样,折射出两岸斗茶赛事在云南已有较大的影响力,获得茶商的广泛认可。

  权威的专家团、严苛的评判标准,成为不少茶商对“两岸斗茶”平台的认知。据了解,本届两岸斗茶云南赛区初赛评委团队强大,包括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茶叶研究员王平盛,云南省勐海县茶业管理局局长陈强,勐海县茶业协会会长汪云刚,鹏程茶厂厂长、高级工程师杜琼芝,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审评委员会专家评委范承胜等。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这次比赛统一要求选送的茶样为357克的茶饼。在评审现场,每个茶饼分别取3克茶样,以1∶50的比例进行冲泡。”王平盛介绍,所有参赛茶样均以编号命名进行感官盲评。

  通过观外形、嗅香气、看汤色、品滋味、比叶底等一系列评审环节,评委们按统一的普洱茶评审标准,分别从外观、香气、滋味、回甘、汤色、叶底等方面进行打分。评审现场,评委们对每个评审环节都很严格,对差别较小的茶样反复比评,互相交流品评感受。汪云刚说:“今年的普洱茶参赛茶样普遍外观加工精细、香气高、滋味好,有些存在缺陷的茶样,我们都直接淘汰了。初赛200多个参赛茶样,最终仅112个茶样晋级决赛。”

  据悉,今年初赛,评委们不仅对每个评审项目进行严格打分,而且详细记录每个茶样的优缺点。在现场观摩整个评审过程的茶商代表云茶山的阿牛感慨:“不愧是两岸斗茶,果然公平、公正、公开。”

  评委声音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茶叶研究员王平盛:

  茶农更能找到制作好普洱茶的方向

  今年普洱茶组的参赛茶样,整体外观条索肥壮,气味清香,有些还带有花香,滋味浓厚。近几年,勐海县加强对茶农的茶叶科学培训,普洱茶的生产加工、茶园管理,走上绿色生态化发展之路。通过两岸斗茶,茶农更能找到制作好普洱茶的方向,也将进一步提升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勐海县茶业管理局局长陈强:

  两岸斗茶促进勐海县茶产业发展

  今年,勐海县政府着力打造千亿元茶产业项目。作为云南省普洱茶产区的第一县,勐海县目前茶叶种植总面积71万亩,毛茶产量3.57万吨,经济茶产量2.57万吨,现有几十家全国知名大型普洱茶生产企业。通过每年两岸斗茶活动,勐海县的普洱茶产业得到很好的宣传和发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勐海县茶业协会会长汪云刚:

  加强与两岸斗茶组委会的茶文化交流

  今年,勐海县打造绿色生态茶叶品牌,将普洱茶列为八大绿色安全食品之首。协会通过指导当地的茶企、茶农,从安全、绿色等方面,对茶园种植和品质加强管理,用心做好普洱茶。协会组织当地的茶企、茶农积极送样参与两岸斗茶,宣传推广勐海县的茶产业,同时也促进两岸茶文化的交流。今后我们将加强与两岸斗茶组委会的茶文化交流活动。

  鹏程茶厂厂长、高级工程师杜琼芝:

  两岸斗茶是茶商学习提升的平台

  两岸斗茶是茶商学习提升的一个平台,通过几轮的审评淘汰,晋级决赛的茶样在外形上都很均整,香气馥郁,滋味饱满。相信这些晋级茶样能够在决赛中大放异彩。

  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审评委员会专家评委范承胜:

  产销衔接让茶商更懂市场

  两岸斗茶最大的特色就是衔接产销区,让茶商、茶农更接近市场。两岸斗茶的总赛区厦门茶风盛行,各品类茶齐聚,让消费者有机会接触到各原产地的茶,认识它喜欢它,自然而然就促进了消费。现在厦门的茶叶消费“百茶齐放”,这和两岸斗茶这些年的推广息息相关。

  厦门的茶商多数是依托福建茶产区,对铁观音、岩茶、白茶和红茶相对熟悉,对远离福建的普洱茶产区较为陌生。两岸斗茶为厦门的茶商牵线搭桥,把众多云南茶产区的茶品带到厦门,通过专家的鉴评,筛选出优质茶叶,让茶商可以更有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相关新闻

  两岸斗茶组委会计划

  明年开展茶文化交流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黄文剑、庄凡)今年两岸斗茶组委会与勐海县茶业协会达成共识,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组委会将于明年开展茶文化交流活动。

  据了解,云南省勐海县是茶马古道的起源地。为深入普洱茶产区的茶文化交流,重走陆上丝绸之路,两岸斗茶组委会将茶文化交流活动的首站设在云南。

  云南省勐海县茶业协会会长汪云刚表示,茶已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成为连接世界强有力的纽带。茶的真正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更能成为文化融合的工具。希望两岸斗茶组委会通过组织茶文化交流活动,将五湖四海的爱茶人士带到勐海来,让大家感受当地的傣族风情、茶文化,带动和推进勐海县的茶产业发展。

-评委观察茶样细微处。

-评委认真品评。

-台湾赛区初赛现场,专家评委交流品评感受。

  台湾

  赛区

  冬韵高山茶特色更显

  几近百里挑一评审严

  两岸斗茶台湾赛区青心乌龙组初赛在台湾阿里山茶业协会举行。记者了解到,受气候影响,台湾冬茶减产,但高山茶整体质量反而有了提升。

  两岸斗茶组委会台湾分会、台湾阿里山茶业协会会长官建安介绍,今年10月底、11月中旬都有寒流影响台湾,各茶产区严重减产,茶农仅收获三成。不过,这样的气候却是制作冬韵高山茶的绝佳条件,能使茶汤颜色金黄蜜、绿茶有花果香鲜爽。

  据了解,“两岸斗茶”品牌经过多年推广,已经成为台湾茶商认可的“金字招牌”。

  台湾赛区秘书长郭百超说,今年,台湾赛区的参赛茶商很看重获奖茶叶有偿包材的推广方案,希望自己的获奖茶能经由两岸斗茶组委会包装销售。不少茶商认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还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今年,阿里山、梨山、大禹岭、杉林溪、台北等高海拔茶产区共选送参赛茶样1600多个,经两岸斗茶审评专家团的严格评审,仅55个茶样晋级决赛。同时,有67个茶样被评为优良茶。”郭百超说。

  此次台湾赛区初赛,评委阵容强大。包括台湾阿里山茶业协会会长官建安,嘉义县制茶工会理事长简金山,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台湾茶叶改良场茶叶改良课原主任杨盛勋,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审评委员会专家评委、台湾茶叶改良场总场场长陈国任,台湾阿里山茶业协会副会长李明璋,台湾阿里山茶业协会副会长叶玟套,台湾阿里山茶业协会常务监事林建村等。

  据悉,接下来,武夷山、漳州、厦门等赛区将陆续举办初赛。今年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将于12月19日—21日在厦门北站国际茶港城举行。据了解,“闽南斗茶”于2011年升格为“两岸斗茶”,规模和影响一年比一年提升,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横跨两岸、时间长、范围广、权威性高的茶界交流活动。

  评委声音

  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台湾茶叶改良场茶叶改良课原主任杨盛勋:

  冬茶减产但品质未受影响

  今年台湾赛区初赛,阿里山、梨山、大禹岭、杉林溪、台北等高海拔茶区都有茶商、茶农前来参赛,说明两岸斗茶平台已得到全台主流高山茶产区的认可,参赛的群体和参赛茶样的品质都有了提升。虽然,今年受寒流影响,台湾冬茶减产,但是茶叶品质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更有特色,冬韵高山茶特色更显。

  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审评委员会专家评委、台湾茶叶改良场总场场长陈国任:

  晋级茶样等级比去年高

  我们严格审评,参赛茶样一旦发现有瑕疵,我们都给予淘汰,如一定不能有陈味、杂色、菁味、熟味等。今年晋级决赛的茶样,整体水平比去年高了一个等级,不但外观整齐,色泽鲜艳活泼,汤色碧绿金黄、清澈明亮,而且香气高扬、花香特显,滋味醇厚甘爽,入口生津、口齿留香,具有台湾高山乌龙茶细嫩鲜活的天然高山韵味。

  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审评委员会专家评委、台湾阿里山茶业协会副会长李明璋:

  细微处要特别注意

  近几年,台湾茶农通过参加两岸斗茶青心乌龙组赛事,挑选茶样的功夫得到了提升,包括外形、香气、滋味都有了讲究。总体来说,今年台湾的冬茶品质很高,评委们真的很难取舍,所以在细微处就要特别注意。比如,审评过程中,参赛茶样的外形评分占比虽不高,但一定要整齐;烘焙一定要适当,在焙火上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被淘汰。初赛中,就有几个茶样品质很好,不仅原料很好,茶园管理、海拔等也都够,就因为制作或烘焙过程的一些小瑕疵,最终没能晋级。

  相关新闻

  武夷山赛区赛制调整

  岩茶组设置三个组别

  厦门网讯 (厦门晚报黄文剑、庄凡)应武夷山赛区的建议,今年两岸斗茶岩茶组将把肉桂、水仙、大红袍分开审评,单独设置3个金奖(茶王),奖金设置不变,按金奖发放。武夷山赛区初赛将于12月8日举行。

  两岸斗茶组委会武夷山分会会长刘国英表示,自2014年两岸斗茶武夷山赛区设立以来,武夷山岩茶在两岸茶叶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两岸斗茶平台公开、公平、公正的运作理念,获得武夷山赛区广大茶商的高度认同,参赛茶商越来越多,参赛茶样品质也越来越高。最近几年,初赛环节参赛茶样已很难挑出明显缺陷。

  武夷岩茶分5个品类系列:水仙、肉桂、大红袍、茗丛和奇种。今年,两岸斗茶组委会决定对武夷岩茶组的奖项设置进行调整,具体为:武夷岩茶“两岸茶王”1个;水仙金奖茶王1个,肉桂金奖茶王1个,大红袍金奖茶王1个;水仙银奖2个,肉桂银奖2个,大红袍银奖2个;铜奖、优质奖按入围决赛的茶样数量确定。武夷岩茶“两岸茶王”将从水仙、肉桂、大红袍三个金奖茶王的最高分中产生。“此次调整将调动武夷山茶商的参赛积极性,调整后的岩茶组赛制在武夷山也更接地气。”刘国英说。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