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诸多“日照元素”闪亮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日照未来的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让‘日照绿茶’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卖得更好。”作为日照的“城市名片”之一,“日照绿茶”首次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
事实上,从1966年日照“南茶北引”试种成功,到如今“日照绿茶”在全国声名鹊起,绿茶在日照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日照绿茶”也已经成为鲁茶的代名词。将“日照绿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对日照品牌建设工作的肯定,将有效增强日照茶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茶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经济开放度,推广企业海外并购经验,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省《政府工作报告》为“开放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日照“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到中亚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打造经济园区这一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到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境外开拓市场……日照,正在“开放活市”战略的引领下,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寻求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日照拥有开放发展的独特优势,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中澳产业园的建设,将成为日照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中澳产业合作的新平台。
“建设好海洋牧场。”《政府工作报告》中简短的七个字,引出的却是日照创新发展海洋经济的大文章。
早在2005年,日照就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向大海要“良田”。而作为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的重点项目,日照远海冷水鱼绿色养殖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中国离岸海洋冷水鱼类养殖的突破,可催生千亿元产值的远海冷水鱼养殖产业,并有望形成数千亿元效益的冷水鱼产业带。
深化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建设,重点打造海上休闲垂钓、海上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秉承寻求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新潜力的理念,日照正为传统“靠海吃海”赋予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