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白风清,沉静如水的女子,手执茶器,为观者呈现出蝶舞花间的指法。谈起茶道,不少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但茶道的魅力决不仅仅止于茶艺师精彩的表演。翻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几乎每一页都散发着氤氲茶香。聚三两友人,沏一壶香茗,在慢、静、闲的氛围中品味人生,已成为都市人极为有效和普遍的解压方式。
品茗觅趣
“白茶以摊晾、适度烘焙的工艺发酵,再经过多年贮存,就会成为老白茶。它的茶性温和耐煮,有清热去火的功效。”茶道会上,韩芬手执木瓢展示茶叶,有条不紊地介绍着每种茶叶的特性。慢声细语间,专业的知识让茶友们频频点头,甚至有人拿出了纸笔认真记录。在一旁,茶艺师乃婷更是以行云流水的泡茶技艺展示了茶饮的优雅魅力,令人折服。
玲珑杯盏之中,茶叶不同,茶汤各色,香气也千差万别,韩芬耐心地向大家讲述每种茶叶的细微差别:“霍山黄芽形状像雀舌,茶汤是嫩绿色,叶子还能立在茶杯里呢,真是非常可爱。而炭焙铁观音的茶汤颜色就偏深,因为工艺的缘故,它会有强烈的火香味,茶性相比普通铁观音更温和,非常适合晚上饮用。”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品茶分享会中,茶道老师以老白茶开篇,逐步分享了漳平水仙、炭焙铁观音、霍山黄芽、六安瓜片等名贵的茶叶。不少茶友在她们的引导下,观茶形,嗅茶香,酌茶味,热切地交流着品茶体验,希望找出自己最喜好的茶叶种类。
以茶结缘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当地家家以种植茶叶为生。每年三月份,村子里就飘满了炒青的青草香,”韩芬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儿时与茶叶的缘分,“茶养人”是她最初的印象。“小时候上火,母亲就煮一壶老白茶给我喝,很快就好了。所以我一直觉得茶叶对调理身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茶文化的本质在于饮茶,眼花缭乱的茶艺表演和高不可攀的天价茶叶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其实通过饮茶达到颐养身体、愉悦心灵的境界,才是茶道最重要的内容。”韩芬表示,“每个地方的人饮茶习惯都不同,各地茶叶的功效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喝对茶,喝好茶对维持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如今有很多茶商利用消费者与商家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刻意抬高茶价,或者以次充好,使整个茶叶圈子比较浮躁,寻常人也就失去了钻研茶道的乐趣,长远来看,这对发展茶文化并没有好处。”
为了能够普及茶文化,韩芬在工作之余依然不断奔忙,在各地设点开办茶道课程,与大家一起观茶、闻茶、品茶、聊茶。闲时,她甚至专门跑到大阳山深处的茶园里,汲取山泉水与茶友分享。
“品茶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老师补充说,“研习茶道之人可不仅仅是在品茶过程中领略茶的形、香、味,更会潜移默化地将品茶时的心境带入到生活中去,进而变得细心、真诚、从容。”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人。
“饮茶讲究自然,但现代的制茶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工业文明的侵蚀,为了追求强烈的口感,许多茶企会在茶叶中添加其他味道,这样浓烈的香气往往掩盖了茶叶原本的清香,丧失了品茶最重要的乐趣。茶缘亦是缘,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样的茶道分享会,了解更专业的茶文化,以茶会友,将茶道精神发扬光大。”
这次茶道分享会带给参与者的不单单是关于茶的知识,更是一种别样的生活态度。临走,大家纷纷说,“今天算是体验了一回慢生活,心也跟着沉静了下来,以后一定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