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茶尊·红茶之都——国际红茶发展峰会在临沧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相关领导、专家共聚一堂,畅谈红茶产业发展。
▲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在现场主持峰会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主持并担任点评嘉宾。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佳禾、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郭雅玲、印度罗禅茶叶公司董事长Rajiv Lochan、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方崇业分别进行演讲。
2017中国茶叶消费市场与国际红茶发展趋势报告发布
▲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佳禾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佳禾在现场和大家从茶叶消费总体发展态势、茶叶消费市场趋势分析、消费市场发展建议、国际红茶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解析了《2017中国茶叶消费市场与国际红茶发展趋势报告》。
在2016-2017的茶叶消费市场,李佳禾谈到主要有三个特点:“稳的格局在巩固,进的走向在延续,好的态势更明显。稳指的是消费市场规模稳、茶叶产品结构稳、产品流向空间稳;进指的是品牌消费趋势凸显、优势产品增长提速;好指的是渠道创新差异发展、产品创新重在优质。”
从市场发展环境看,是喜中见忧。喜的是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层级提升,忧的是国内市场面临更大的产能压力。面对这种环境,企业应因茶施策去库存、智慧联动创盈利、多点发力扩市场、精准服务促内生。
在聊到市场环境也呈现出市场风口热点个性多样的现象时,比如“以新式茶饮为代表,‘网红经济’影响渐起”、“‘极简主义’风格,尝试重构产品体系”、“名家制品高热,追寻直观评价体系”和“社交电商兴起,消费者融入度提升”,给大家不少启发。
江用文提倡科技创新驱动我国红茶产业发展
▲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在报告中从我国红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切入,并给出了七个解决的建议。
报告称,目前我国红茶产业有以下几个问题:市场供过于求、产业集中度低、质量良莠不齐、生产成本高、缺知名企业品牌。
对此,江用文副所长给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建立中国红茶质量评价标准,二是建立中国红茶优势生产区,三是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四是调整优化红茶产品结构,五是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六是扶植红茶龙头企业和品牌,七是加强科技创新。
实验精神满满传承创新红茶工艺
▲ 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郭雅玲
在没有听到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郭雅玲这个报告之前,不少人表示并不知道在九十年代就在用乌龙茶鲜叶制红茶了,也不知道10种工夫红茶的滋味和汤色分析数据到底如何?也不会知道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名优红茶的品质特征存在很大差异。
郭雅玲教授用温柔亲切的声音,将红茶的发展历史、分类、工艺流程和审评品质特点等方面,用科学的数据全部呈现给大家。
茉莉花茶、普洱茶逐渐在印度得到认可
▲ 印度罗禅茶叶公司董事长Rajiv Locha
印度罗禅茶叶公司董事长Rajiv Lochan在峰会现场用流利的中文向大家问好时,现场立马响起掌声。在现场,他分享道,“只有了解茶叶,才能做出好茶,这是我从中国学到的。但知易行难。”
关于印度红茶和中国红茶,Rajiv Lochan认为没有什么不一样。现在中国茶在印度逐渐流行了起来,不过仍然需要熏陶,需要培养年轻人的兴趣。
抹茶在印度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中国抹茶进口印度很有潜力;目前,精品茶店在印度发展态势很好,这些店既时尚又有印度风格;行业领头羊Tea Box打开了电子商务营销的大门。而茉莉花茶、普洱茶也逐渐在印度市场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