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餐饮行业一直是模仿重灾区,包括海底捞、西贝、外婆家等餐饮企业同样遭遇仿冒问题,违法成本远高于维权成本是仿冒问题难以杜绝的一大原因。
3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绿茶”)获悉,该公司以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在包括广州、合肥、南宁、贵州等多地的共22家侵权绿茶餐厅,并已获得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平台商的美团网,其运营企业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部分餐厅场地提供方同样被列入这次起诉之列。杭州绿茶要求相关被起诉方立即停止侵犯“绿茶餐厅GREEN TEA”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21案合计索赔金额达2670万元。
资料显示,杭州绿茶餐饮成立于2008年2月,目前在全国共有59家餐厅,都是直营店。据杭州绿茶代理律师何成介绍,目前全国对绿茶餐厅存在侵权的企业不下30家,分别分布在合肥、南宁、南京、哈尔滨、大连、沈阳、芜湖、蚌埠、马鞍山、呼和浩特、兰州、深圳、惠州等地。其中,单广州就有四家仿冒店,分别位于百信广场、光明广场、乐峰广场、珠影广场。
“我们从2013年开始发现有零星打着‘绿茶’名字擦边球的类似餐厅,但近两年仿冒情况越来越严重,有点甚至说自己就是杭州绿茶团队来做加盟,欺骗业主和加盟者,对我们带来严重不良影响。”杭州绿茶创始人、副总经理路妍对记者说。
“山寨店”借加盟扩容
记者在国家工商总局查询发现,杭州绿茶在2013年11月4日成功注册“绿茶GREEN TEA”系列特殊美术字体标识,核定使用项目为第43类:住所、咖啡馆、自助餐厅、饭店、快参观、流动饮食供应、酒吧服务等,有效期至2023年11月13日。
但在后来的公示期间,杭州绿茶收到了包括贵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均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等六个单位的商标注册异议申请。最终,杭州绿茶在去年6月14日获得了最终的“绿茶GREEN TEA”系列商标权确认。
这些“山寨店”,究竟侵权到什么程度?据路妍介绍,以合肥一家仿冒的绿茶餐厅为例,不但直接复制杭州绿茶注册商标“绿茶GREEN TEA”的特殊美术字体标识作为餐饮服务商标使用,而且在餐厅装修风格、菜单色彩、菜单版式、菜品名称、知名菜品样式、员工服饰、餐巾标识等方面照搬杭州绿茶。
此外,一家名为广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除了在广州开了三家山寨”绿茶餐厅“外,还成立了贵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其贵阳的“绿茶餐厅”。
“在这些侵权者中,最早的是在2014年1月1日才开业,当被告知侵权后他们还继续经营,我们认为已经构成了恶意侵权。”何成说。
美团被列入起诉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销售平台的美团网也被列入杭州绿茶的起诉之列。路妍表示,从2014年开始,这些山寨的绿茶餐厅在美团、大中点评等团购网站开卖,对杭州绿茶的影响呈几何级增长。
根据杭州绿茶提供给法院的证据显示,自2014年初至2015年10月,仅是广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及其连锁经营的侵权绿茶餐厅,在美团网被团购59465次,销售额高达535.185万元。按照团购用餐次数一般占全部用餐次数三分之一的餐饮业常规比例来计算,三家侵权餐厅从2014年至今的销售金额估计不低于1500万元。
何成认为,不同于淘宝的平台提供模式,美团以服务费方式进行利润分成的营销模式,实际上就是商户的一个网络分销商,因此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在美团开店要经过审查后签订协议,我们调取过一个美团与其他餐厅的案例,分配比例是3.5%,就是每一笔成交美团要扣3.5%的服务费,但我们认为这其实就是以服务合同名义行使销售合同,卖得越多美团拿得越多,不再是一个网络平台提供者,而是一个网络经销商,作为经销商,对于商品侵权行为应该承担责任。”何成说。
据其透露,杭州绿茶曾经两次给美团寄律师函,但美团并未对全部“山寨绿茶”商户进行下线处理,截至今年3月,美团官网及手机端还有10-20家涉嫌侵权绿茶餐厅还在团购。
连锁餐饮行业一直是模仿重灾区,包括海底捞、西贝、外婆家等餐饮企业同样遭遇仿冒问题。此前,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也曾以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窝窝团,最终窝窝网被判无责。去年6月,一家北京的浴足公司沐源佳兴科技就以利用他人商标及企业信息开展团购活动、涉嫌侵犯商标权为由将美团告上法院,最终法院判定美团网赔偿沐源公司四万元。
对此,何成认为违法成本远低于维权成本是目前餐饮仿冒问题难以杜绝的重要因素。“在仿冒问题没有得到完善解决前,我们不会调高开店计划,今年目标还是完成之前签约的六家店。”路妍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碧华 ,廖芷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