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素有“江北绿茶之乡”的美誉,日照岚山区巨峰镇是南茶北引福地,绿茶产业发展得天独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茶园规模的扩大,普通的炒茶工具已经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许多大型茶厂从采摘到炒制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节约人力和成本。日照巨峰供电所从绿色环保和经济考虑,以优质服务积极引导农户推行茶叶电浇灌和电加工,紧跟茶叶生产制作先进步伐,助力茶叶丰产茶农增收。
春灌提前检修 保供电
25日下午,巨峰供电服务人员深入巨峰镇淞晨绿茶茶文化园,为茶农和茶厂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茶农检修农灌及茶厂配电室用电,确保茶园浇灌和茶叶生产用上放心电和舒心电。
“你们来的太及时了,快帮忙看一下浇灌茶叶的设备有没有什么问题,大半年没用了。”茶园养护师傅吕守德高兴地说。
自去年以来,日照没有真正下过一场雪,且无有效降水,致使土地蒸发量较快,记者看到,虽然在茶行里铺设草帘,但茶树周围依旧干旱。日照巨峰供电所的服务人员对水泵和配电室进行检查和维修,并对安全用电进行了讲解,确保顺利浇灌茶园,改善土壤墒情。
之前一直跟村里共用50千伏安变压器,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电量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求。生产规模受负荷的限制,愁坏了淞晨绿茶工作人员。
2014年,淞晨绿茶向巨峰供电所申请扩容,接到申请后,巨峰供电所电力人员加班加点,积极协调,从前期方案勘察、确定供电方案到施工,一周时间满足客户的要求。为淞晨绿茶架设1.6千米高压线路,新增250千伏安配变一台,敷设低压线路600米,最快速度实现扩容。
电力一体化成就清洁化生产
走进茶叶生产车间,从茶叶生产人员进入车间自身清洁开始的干手机、电热水器、风淋室到茶叶从摊晾、杀青、揉捻和干燥,最后的成品包装,全部实行电器自动一体化,从线路的考察到安装,这些都离不开巨峰供电所的电力人员。
真正实现茶叶生产不落地,电力是保障。随着供电质量的提高,淞晨先后购置了摊晒机、杀青机、压制机、包装机等,生产过程实现了电气化,产能和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炒茶未实现电器自动一体化生产之前,在揉捻工序和炒制上,每个人造形都不同且炒制轻重不同口味也不同,自实现电器自动一体化之后,根据要求设置好温度和时间,只需2-3个人看管,就能实现标准化生产。”经理王巨涛说。
为了增加茶叶种类多样性,淞晨成功掌握红茶加工技术,迅速攻占市场。制作红茶的工艺中,发酵和炒制过程对温度和湿度要求很高,而加工设备全是大功率用电设备,只有电力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才能安全有序生产。
炒制完毕后的储存也是一大关键。茶叶最怕氧化,一氧化口味就变了。淞晨建起了恒温室,生产的茶叶出售前始终储存在恒温室,有效避免味道色泽的失真。“只有电力得到保障,才能最大限度保持茶叶原汁原味。”王巨涛说。来源:齐鲁网 作者:臧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