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茶叶资讯 >> 正文


重庆玉琳茶业发展茶叶产业富一方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14年5月26日9:29

企业驻村,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这是永川区“百家企业驻村”活动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扎根大安街道花果山村的重庆市玉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

绵延的云雾山腰间,一片又一片、一层又一层的茶园,一片生机。这是玉琳茶业公司的茶叶基地,更是花果山村及其周边老百姓的“摇钱树”。

驻村发展茶产业 带动村民几百户

谭廷海是重庆市玉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在花果山村发展已有9年光景。期间,从一间小小的茶厂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自主品牌的永川茶叶龙头企业。“百家企业驻村”活动开始之初,玉琳茶业公司就积极参与其中,带动村民种茶。

想让村民种优质茶,谭廷海想了许多办法,把村民带出去学习考察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包下两辆大巴车,带村民到四川岷山考察茶产业。“只有让大家亲眼见到茶叶的经济价值,才能带动更多的人种茶。”谭廷海谈起带大家外出学习的初衷。那次外出学习一共去了六七十人,全部费用都由谭廷海支付。看了岷山的茶产业发展,村民对茶产业发展前景有了更深认识。回来之后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加入到种茶的行列中,廖云祥就是这样开始种茶的。

回到花果山村后,廖云祥承包了两三百亩用于种茶。种苗、管护、技术、施肥、施药等都由玉琳茶业公司统一提供,解决了廖云祥种茶初期遇到的难题。如今,廖云祥已有200亩茶园进入投产期,一年收入少说也有20万元。“要不是谭廷海带我种茶,靠我一个人种地,一年收入绝对没有这么多。”廖云祥坦言道。

而刘世林的家庭农场也是在谭廷海的帮助下种起茶叶来。“我们两夫妻管理的茶园不多,就5亩地,前一个月收明前茶时,毛收入3万元。现在收的夏秋茶,少说也得挣个万把块钱吧!”刘世林高兴地谈起了自己的收入,“家里有钱了,我们家的生活也上去了,不用再过以前的苦日子了。”

目前,茶产业已经成为花果山村及周边地区的支柱产业,除了花果山村村民,还有附近村民也加入到种茶行业,由玉琳茶业公司统一供苗、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目前已带动几百户村民种茶五六千亩。

就近当产业工人 年收入稳定可观

在带动村民扩大茶园规模的同时,玉琳茶业公司还就近招人来务工。有的负责制茶,有的负责采摘鲜叶,分工不同,但都有稳定的收入。由于是驻村的企业,所以这些产业工人大多数都是附近的村民。

杨木莲和她的丈夫都在公司里干活。这天下午,杨大姐在茶园熟练地操作着采茶机采茶,没过多久就已经采了两大包。“夏秋茶多是机器采摘,比春茶的活儿要轻松多了。”杨大姐用手背捋了捋额前汗湿的头发后继续说,“我和丈夫都是这里的工人,吃住在山上,不算旺季工资,就平常时节每个月能拿3000元的工资。而且在这里工作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兼顾家庭。”

据了解,像杨木莲这样来此务工的村民,常年固定在30来人,而且企业为这些工人购买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提供员工宿舍。采茶是个季节工种,采茶期人数会增至两三百人,一年仅人工费用支出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只有大家有稳定收入,所以才卖力干活,使我的公司也有更大效益。”谭廷海说道。

为民修通公路 助推产业发展

产业要发展,便利的交通条件必不可少,在企业发展几年后,谭廷海就投入200万元修通了云雾山的上山道路3公里,把毛坯路改成了车辆能通行的道路,近年又将道路升级改成了油化路,山上通行条件大大改观。

这条路的修建不是只有玉琳茶业公司一家受益,而是沿线百姓都受益。以前璧山人要到永川都是经马坊进入,可这条路修通以后,不用绕远路到马坊,直接翻山过来走渝隆路到永川,更加方便快捷。这条路的通行大大方便了山上群众的出行。

对于企业发展得如此之好,谭廷海说:“我的企业在花果山村发展得好,离不开村民对我的支持。所以我的企业发展起来了,也多做公益事业回馈村民,让村民继续支持我的事业。企业驻村,不仅仅是发展产业,更多的还要以工哺农,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者:杨雪 稿件来源:永川日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