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茶叶资讯 >> 正文


西秀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10-4-17 9:46:39

    西秀区位于茶树原产地中心,茶叶种植加工历史悠久,是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西秀茶产业取得了较好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西秀目前茶产业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做大做强茶产业,西秀区农业局成立调研组,对全区茶叶生产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我区主要茶区、茶叶企业,通过调研,初步形成了做大做强西秀茶产业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西秀茶产业发展状况

    (一)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安顺市西秀区位于茶树原产地中心,产茶历史悠久,自然环境极宜茶树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俗名丛茶,谷雨前采撷,名毛尖,色味俱佳,多产大水桥(现大西桥一带)”之说。多年来,西秀茶叶以内含物质丰富、品质优良而闻名省内外,先后创制过一些名优茶,如龙宫茶、碧峰茶、山京翠芽、金坝毛峰、瀑布毛峰等。主要产茶区平均海拔位于1100-1400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250-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3.2℃-15.0℃,年降雨日数195天,无霜期平均在270天,土壤PH值在4.5-5.5之间,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安顺出好茶。茶叶经济数百年来一直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74年,原安顺县被国务院命名为茶叶生产基地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秀区境内生产的“黔绿”茶,享有中国出口绿茶的“味精茶”的美誉。

    (二)茶产业发展状况

    西秀区现有茶叶面积4.15万亩,分布基本情况为:省直属场1个、市直属场4个、区直属场1个、乡镇、民营个体茶场40个左右。主要种植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安顺竹叶青群体品种等。产品种类有:翠芽、毛峰、毛尖、翠龙、高绿、炒青绿茶、珠茶、晒青绿茶。2008年茶叶总产量1200吨,年总产值5000万元。其中;西秀区银山茶场明英系列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和国家QS认证。 “明英”牌和春来制茶厂“正维”牌2007年获得了贵州省著名商标,西秀区银山茶场生产的“明英”牌翠龙茶在“2009年第十六届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优茶评比中获得金奖。2007年下九茶农互助经济合作社的成立是我市首家茶叶专业合作社。我区茶叶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主要销售贵阳、北京、浙江、新疆、上海、西藏、甘肃、山东等市场。由于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和丰富的土壤条件资源,使得我区具有适宜进行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产品的开发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茶叶产业基础条件。

    (三)茶产业地位突出

    茶产业是西秀区经济作物种植中涉及人口最多的产业之一,是支撑西秀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从消费市场的发展前景来看,发展茶产业是满足市场需要的必然要求;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发展茶产业是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从农民收入的角度看,发展茶产业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从产业链角度看,发展茶产业是带动产业化、经营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从文化旅游建设角度看,发展茶产业是倡导开发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的新热亮点;从生态经济建设角度看,发展茶产业是绿色西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扩大开放角度看,发展茶产业是提高西秀知名度的金名片。可以说,茶叶产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既是区域性的传统支柱产业,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更是在西秀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的重要产业。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对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四)茶产业体系比较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秀茶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茶叶种植到加工,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从原料到产品,从单一产品到多品种、多品牌,从自产自销到远销各地,通过口岸出口到海外 。

自产自销到远销各地,通过口岸出口到海外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