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4月8日电(记者张旭东)记者近日从青岛市崂山区获悉,从今年开始,这个区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760万元用于全区茶叶用药、用肥和品种改良工作的直补,2万余名茶农将收益。
据介绍,几十年来,崂山茶叶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鸠坑群体种和黄山群体种,施肥和用药也是茶农们根据经验进行。为进一步提升崂山茶品质,培育出更为适宜崂山地理环境且品质更为优良的崂山茶品种,崂山区实行崂山茶用药、用肥、品种改良三项直补。
据了解,为探索崂山茶农直补经验,2009年,崂山区在王哥庄街道的1.2余亩茶园中开展茶叶科学用药试点工作,免费为茶农提供环保农药,并对全街道茶叶实施科学规范管理,受益农户达到13800余户,鲜叶价格同比增长1 0%以上,茶农户均增收200余元。
为做强做精崂山茶产业,提升崂山茶的品质和质量,崂山区将利用三年时间,安排1680万元资金用于茶叶种植户标准用药和用肥直接补贴;安排600万元用于资金引进、培育适应性强、产量高和质量优的龙井43号、龙井长叶和福鼎大白等新品种扦插苗,按照区财政直补、群众自愿原则,引导茶叶种植户分批、有序改良茶叶品种,提升苗种品质。
据介绍,崂山区力争新发展茶园面积1500亩,使全区崂山茶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以上,并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6家。
同时,崂山区将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崂山茶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订单服务等形式扩大种植规模,对于年新增优质茶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企业,给予20万至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对于年收购本地鲜叶达到5吨以上的企业,按照每吨5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鼓励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信息、农资等服务,发挥茶叶合作社的作用,对于达到“四化”,即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 品品牌化和经营规模化标准的合作社,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959年崂山区“南茶北引”,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随着崂山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崂山茶品牌和形象不断提升,2006年崂山区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江北名茶之乡”称号,如今崂山茶已成为国内外茶中新贵。截至目前,全区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年产茶叶900余吨,产值过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