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巍卢鹏 通讯员 张玉娜
虎年新春,全省绿茶第一镇——岚山区巨峰镇分外喜庆,新增的 5800多亩茶园深翻整理完毕,茶叶种子发到各家各户,万事俱备,只待播种。踏着春风,记者走访巨峰镇,听到一串耐人回味的“茶”故事。
党员开山
常家庄是日照“南茶北引”最早的村之一。全村 146 户,户均2 亩茶,村民每年因茶叶人均增收 5000 元。常家庄“两委”在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开发230多亩荒山,发展生态茶园。
这230 多亩荒山土层浅、荒草丛生、山石遍布,工程量大。去年入冬后,常家庄 26 名党员把家里的事一安顿,扛起镢头、铁锹上了山,镢刨肩挑,翻地运石头。后来,村里请来专业爆破队、大型挖掘机和装载机,但杂活、细活还需大量人工,26名党员每天天蒙蒙亮就带着工具上山,几乎每名党员手上都磨出血泡,有的在刨石时把虎口都震裂了。
看到党员为村里的事这样干活,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开荒队伍中。春节前,230亩荒山的深翻整理提前完成。
支书让地
后屯村茶园道路整修,占用一茶农地边,茶农想不通,“茶园已经挺卖钱了,还动它干什么?”村支部书记朱先民主动与被占地茶农换地,等路修通了,茶农自然就想通了。茶园整修改造后带来的增收效果,让群众体会到了标准化的好处,他们纷纷建立、加入茶叶合作社,推动标准化生产。去年,巨峰镇新增茶叶合作社25家,全镇茶叶合作社达到33家。
“外商”种茶
如今,在巨峰镇种茶的,不仅有当地村民,还有日照港和数家多元化投资的外地企业。 巨峰镇拿出土地和政策,鼓励“外商”种茶。
“外商”种茶带来了大量资金和新的经营模式,给绿茶产业增加了活力。现在,巨峰镇有日照港投资的碧波茶业、万平集团等六个过百亩的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茶叶加工企业超过180 家,其中年加工能力万斤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58家,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 3400 人,有1.9万户茶农直接受益。
让人欣喜的是,“外商”种茶让巨峰镇崛起一批绿茶名牌。该镇有6个品牌的茶叶获绿色食品认证,4种茶叶获有机食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