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日照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转方式、调结构将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上,针对日照的实际,今年应该着重于在稳定外需、扩大内需的同时,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以投资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重点之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年内重点组织实施169个重大项目,估算总投资2794亿元,年内确保完成275.8亿元。再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引领作用的好项目,争取更多地列入中央和省支持范围。
——严格控制涉及企业的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和各种收费。认真贯彻落实《做大做强金融业的意见》,深入推进银企合作,优化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放,特别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搞好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发展等试点工作。
——将国家出台的增加家电下乡品种、扩大补贴范围,延长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政策时限等政策落到实处。积极引导和促进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发展“放心早餐工程”和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扩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休闲消费。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和“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工程,支持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完善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特性,主动引领消费。努力开拓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支持企业通过参加境外展会、建立境外自主营销网络等措施,深度发掘美欧日韩等重点市场,大力拓展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抓好科技兴贸出口基地和出口农产品质量示范区建设,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点推动兴业集团、华信工贸、中瑞物产等企业在菲律宾、墨西哥等国家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积极落实财源建设奖励政策,加大考核扶持力度,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培植优质高效财源,努力发展财源经济。加快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完善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扩大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源管控体系,做到应收尽收。减少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
■重点之二:加快启动鲁南临港产业区规划建设
——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港口交通运输专项规划、钢铁精品基地配套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和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健全完善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争取更多的示范园区、基地和重点项目列入省规划。积极推动青岛—日照—潍坊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搞好日照国际海洋城各项前期工作,及时启动规划建设。
——把钢铁精品基地规划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加快推进山钢与日钢资产重组,确保新公司按时挂牌运营,租赁经营期平稳过渡。进一步做好基地选址、建设用地、拆迁安置、港口配套、水电保障等前期工作,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全力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做好钢铁精品基地报批工作,力争早获批、早开工。
——新建续建岚山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南作业区防波堤等10项港口建设重点工程。开工建设青日连铁路、坪岚铁路扩能改造、日照至仪征输油管道及配套工程,加快建设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日照至东明输油管道、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日照港疏港高速、长深高速日照段、342省道汾水至临沂段拓宽改造等工程,积极推动日潍、岚临高速公路项目,适时启动204国道城区改线项目。加快推进“西水东调”前期工作和马陵水库、户部岭水库向市区供水工程规划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年内投资6.4亿元,建设稍坡、秦楼220千伏和汪家台、南湖11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
■重点之三:更加积极主动地转方式、调结构
——继续组织实施137个工业调整振兴项目,滚动实施百项重点工业项目,重点推进现代威亚三期、森博浆纸二期和三期、森达美棕榈油、华海造船二期、锦湖金马化工二期、轻卡和微型车、晨曦重油制烯烃、黄海粮油二期等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建设。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年内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0亿元。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嫁接高新技术。年内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0家。
——积极在腹地城市特别是沿新亚欧大陆桥中西部地区建立港口物流区域枢纽或设立“无水港”,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箱。加快中瑞国际物流中心、中盛国际商务港等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建设,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发挥好保税物流中心“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并逐步向保税港区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的作用,推进“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坚持打造四季游、休闲度假游和高档精品游,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和岚桥、开元等高档休闲度假酒店建设,年内旅游人数力争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20亿元。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企业,积极争创“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城”。
——年内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实现主要产品能耗、重点工序能耗持续下降。加大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力度,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重点之四: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城镇化建设
——年内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6.3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万吨左右。大力发展茶叶、瓜菜、林果、水产、畜牧等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进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抓好小仕阳等4座大中型水库、89座小型病险水库、36座塘坝除险加固及潮白河东港段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年内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抓好青峰岭水库灌区节水改造二期和莒县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县工程,新解决95个村庄、7.1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年内力争新建农房4万户,改造危房1.4万户,推广应用农村新型住宅800户。着力提升中心镇、中心村周边公路等级,推动“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发展,新建社区服务中心10处。
——稳妥开展撤乡并镇,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为条件,引导城镇人口规模与结构合理增长和优化,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重点之五: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招商选资和体制创新
——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与现代起亚汽车集团、新加坡金鹰集团、中石化、中石油等国字号、外字号、民字号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大项目、高科技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外向型项目和“二三期项目”落户日照。
——组织好已签约项目的实施,着力推进山东重工重卡,韩国、香港汽车制造及其发动机、零部件,昊燃、国电和大唐风电等新兴能源,天一生物科技,中新建材,紫光科技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
——组织开展赴新加坡、日韩、欧美、香港和上海、西安、青岛的招商推介活动,为招商选资搭建平台。继续加大接轨青岛力度,积极推动与鲁南各城市共建临港产业带。积极争取鲁南临港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早日获批。
——对民营经济坚持放开领域、放宽条件、放手发展,努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强”方向发展。扎实做好市、县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搞好莒县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妥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
■重点之六: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并启动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能够满足国际商务、旅游、休闲、体育等需求,并体现日照特色的高档中央商务区和富有特色的活力街区。
——加快推进阳光海岸带整治工程,力争5月份完成南段整治任务,尽快启动中段和北段整治。以打造水上嘉年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功能,完成游泳馆建设,搞好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
——突出城乡接合部、城市出入口、旧住宅区、小街小巷及老城区等重点部位,完善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管网,建成大学城污水处理站、再生水回用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抓好东关北路、北海路、香店河等道路、河道整治建设工程,提升老城区面貌。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城区与工业园区之间生态隔离带建设。年内实施4条新建道路绿化、48条现有道路绿化提升和20处绿地景观完善,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46万平方米。
■重点之七:积极构建民生和公共安全体系
——启动政府购买公益岗位计划,年内开发公益性岗位400个,重点用于安置“4050”人员、低保失业人员、贫困残疾人、城乡“双零家庭”、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有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年内将改制高中全部恢复公办性质,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完善教师补充和流动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城镇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城乡医疗基础设施投入,抓好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病房楼改扩建工程,完成8处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任务,对413处村卫生室业务用房进行整修改造,为397处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
——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在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年内完成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任务。完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为75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经济适用房补助,为78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
■重点之八: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事业和双拥共建等工作
推动“四心”教育向“农村、社区、企业、机关、服务窗口”五个层次延伸。推进市级综合文化中心、创意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普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稳妥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加快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积极备战22届省运会,精心筹办2010年中国水上运动会。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记者 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