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是茶叶大县,全县有茶叶6.3万亩,有加工企业40多家、知名品牌10多个,年产茶8万担,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出口绿茶优势区域县、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按照打造名优茶叶县的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县建成高标准茶园10万亩,年创产值10亿元。
一是坚持规划引导,调整区域布局推动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对全县宜茶区域、宜茶品种作出具体规划,明确划分名优茶、精制茶、出口茶的种植范围,集中围绕319国道、夷望溪沿岸建设3万亩生态茶叶园、10公里茶叶带。
二是坚持扩大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实行以奖代投、以建代投,对争创驰名商标、产品参评获奖、技术创新获专利的企业给予奖励,对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国家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等项目和资金进行捆绑使用。
三是坚持品牌引领,建强核心龙头带动产业发展。提高龙头企业的产品生产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主攻绿茶、名优茶和特色茶。重点扶持腾琼茶业、湘北茶叶、古洞春茶业、紫艺茶业4家有主导产品、自主品牌、先进设备的省级龙头企业,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年出口达2万吨,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
四是坚持文化结合,整合人文优势提升产业发展。借助桃花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力,把旅游业和茶产业紧密结合,提升桃源茶品牌的公众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紫艺茶叶公司规划建设集茶树栽培示范、茶文化传播、茶园生态旅游、茶艺培训于一体的紫艺茶博园;古洞春公司投资500万元建2家古洞春茶艺馆;腾琼公司计划投资600万元建一个三星级茶艺休闲酒店。
五是坚持科技兴茶,提高产品品质保障产业发展。全面推广无公害、无污染栽培技术,力争建成8万亩有机茶、生态茶茶园。引导企业与行业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科技含量,实现茶叶优质化生产。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或不施用化肥农药;严格执行茶叶采摘、加工、包装和储运的无公害操作规程,提高茶叶风味品质和卫生品质。(郑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