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现场人们摩肩接踵;两天以来绿茶、六堡茶现金交易达200万元;28日,12家企业签订了总金额达1.2亿元的购销意向协议。“2009广西(柳州)春茶节丝毫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子,不仅让茶商卖得开心,市民买得放心,更让政府部门、行业人士充满信心!”春茶节上,记者不时听到这样的话。
规格最高 多方共赢
由于第二届广西春茶节提前10多天就通过报纸、电视以及横幅标语、宣传单等进行宣传,许多市民早早获知信息,都期待着开幕那一天。
28日早上,开幕式还没开始,八一路小广场会场内外就挤满了人。“万人共品广西茶”等活动,更是让人们的购茶热情燃烧。“仅28日上午,带进场的价值1万多元的茶叶就卖完了,春茶节的效果果然好。”融水苗族自治县大东江茶厂工作人员说。
据统计,两天以来进入春茶节会场有约3万人次。此次春茶节,是目前广西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茶叶文化和产业交流盛会。
“柳州高度重视,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好,从宣传、组织到推广都比去年有了很大进步。今年来的客户多、参展企业多,农民挣钱也多。”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称赞这是一次政府、企业、市民、农民“多赢”的盛会。他说,成功举办春茶节,一是可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农产品的影响;二是把广西特色农产品展示出去;三是推动柳州茶业、广西茶业发展。从两届春茶节来看,广西的茶叶的确很受欢迎,这也增强了各级政府、制茶企业的信心。
前景够大 期待品牌
柳州茶价格普遍不高,大多数茶叶还沦为江浙产品的“原料”。如何提高茶叶品质与价值,是当前柳州茶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安徽农大教授方世辉说,柳州茶叶能被江浙等茶业发达地区采用,本身就说明了品质和价值。柳州茶叶就该打好“上市早”与“味道特”这两张牌,利用上市早的时间差,做好精深加工,同时调整茶产品的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如现在多是一芽一叶的茶产品,可以推开到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茶产品,生产不同档次的系列产品,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还应向红茶领域迈进,提高效益。另外柳州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应继续加强技术培训。
“茶叶不仅是一个富民的好产业,还是一个健民的好产业。”副市长张永刚指出,柳州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信心,抓好从种植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当前深加工跟不上,主要在于技术与设备都相对落后,柳州茶叶将力争突破,力求近年内90%以上原茶在柳就地加工。同时重点扶持、帮助、引进知名企业帮助农民加工,并力争按世界一流品牌的标准进行,不断推动柳州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保证产量增长、质量提高、农民增收。
(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