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茶 气温高春茶早产量大
16日晨7时,出峨眉城,驱车沿着坑坑洼洼的省道103线,来到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双福镇的大西南茶叶市场。场外整齐排放着60多辆面包车、小货车和上千辆摩托车,场内人声鼎沸,吆喝声不绝于耳。新一天的交易早已开市。
“140元”、“100元”、“120元”,成交。忙碌了一个通宵的双福镇双福村村民王登才以每公斤240元的价格卖掉了刚加工出来的50多公斤新茶。“昨天下午,到青神县中岩寺收购鲜叶,回来自己摊晾、杀青、提香,一家人忙了一晚上,今天行情好,很有赚头。”
财源茶业老板徐财源在市场也忙个不停,看形、闻味、论价,他每天要收购300公斤茶叶,在自家的加工厂里再次提香,打包空运南京、杭州。
在财源茶业的加工厂里,安徽茶商鲁发元指挥着工人在炒锅里加工制作新茶。从1997年起,他每年都来双福收购新茶。今年他每天进货400公斤,按照自己的要求加工,发回芜湖市销售。
与茶叶市场一路相隔的中国国航西南分公司春茶托运点,10多名装卸工人过秤、打包、上车,个个忙得满头大汗。仅这一个托运点,每天就要运走5000多公斤新茶。
“今年气温高,春茶早,产量大,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价格比去年低15%。”峨眉山市双福大西南茶叶协会会长龚联均说。“虽然价格偏低,但销售仍然很旺,开市10天,销售6万多公斤。”
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
大西南茶叶市场经过8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茶叶集散地。四川省内雅安、眉山、自贡和乐山等地的茶叶纷纷聚集于此。200多名双福茶农变茶商,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来自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茶商也如候鸟般按时飞来,仅安徽峨桥就有50多名茶商坐地收购。
出大市场,沿着蜿蜒平坦的山区水泥公路,前行9公里,来到普兴乡,国内最大的茶叶产业化合作社——仙芝竹尖茶叶产业化合作社生产基地里,社员们正忙着交售鲜叶。
过秤、评级、登记、结算,普兴乡青春村社员王光伦交售了60公斤鲜叶,每公斤售价70元,比大西南茶叶市场每公斤高出整整20元。“入社就是好,不愁销路,价格还高。”王光伦心里乐开了花。合作社理事长杨泽勇说,“社员们按照社里的规定种茶,质量有保证,社里有叫得响的品牌,质量加品牌就是效益,所以我们出的价格敢比别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