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商户“淘”商家 消费者“淘”商品
前来茶博会参观的消费人群可分为专业与非专业两大类,可谓专业商户“淘”商家,非专业观者“淘”商品,共同反馈最前沿的市场信息。
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策划总监耿海表示,所谓专业与不专业主要指经销商和代理商,今年茶博会不仅要召集广大商户,还要吸引一些普通消费者前来“淘”品。因为大家通过茶博会就是要寻找交流、切磋与合作的机会,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当前市场信息。专业商户实现交流目的,并与参展企业共同参考普通消费者反馈信息,同时对普通消费者也是潜移默化的“茶”熏陶。
营销方式多元化 深度拓展营销渠道
本次展会分5个展厅,均以主题区、精品区等精彩亮相。精品展区里日本茶展位里,特意邀请日本陶艺家小西洋平现场制作陶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展位的茶叶推广。日本陶器与茶叶结合展示,引来众多参观商观赏异国文化。在普洱茶展位里还有制作普洱茶饼的现场演示,企业利用现场优势实现营销渠道的深度拓展。
各个地方展团也利用独特的地方特色吸引商家,如贵州生态绿茶展区里,身穿侗族服饰的小伙、姑娘穿越在富有浓郁贵州特色的牌坊建筑中,着实吸引了参观商的眼球。
此外,天津天士力帝泊尔销售有限公司面向广大商户开展惠赠活动,再加上便捷的速溶冲泡方式与先进的提纯技术,使正在上市进程中且首次亮相茶博会的普洱茶粉——“帝泊尔”茶珍,广泛受到关注。但由于其较高的价格定位与高端产品路线,不少经销商也考虑根据自身特点重新定位。
中国茶产业亟待从立顿红茶的营销方式上借鉴新理念,而此届展会上的创新冲饮方式以及欲引领时尚健康的新营销理念,均是商家们对中国茶业品牌道路的探索与尝试。
科技创新与红茶韵味成为亮点
本届茶博会推出科技展区与主题展区,成为展会形式上的一大亮点。在第六届北京·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上,科技创新与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首议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宗懋先生在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茶产业在资源利用和综合深加工开发方面相对落后,亟需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耿海说,今年主办方首次尝试主题化展区,推出“东方·红”红茶主题区。这可使企业、消费者的理念交流与产品互动更加直接,从效果上看,这一运作方式得到消费者认可,很多人甚至专程赶前来。
在“东方·红”红茶主题展区的中心位置,是四川宜宾醒世茶业有限公司的川红展位,青花瓷盖碗形状的门与红黄相间的朝霞色彩,尽显四川红茶神韵。据了解,在2009年度国际“绿色”、“有机”名茶评选中,醒世茶业的“黄金白露(筠连红)”产品荣获红茶金奖。四川省宜宾县副县长甘华锋说:“醒世公司不断总结历史,开拓创新的努力,在挖掘筠连红茶黄金白露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精心研制开发出新一代产品,我很高兴看到黄金白露获奖。在今后保持品牌的优势上,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政策,从法制上保证原料供应以及生产、管理领域得到规范,使我们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经过这几天的展览,醒世茶业的总经理陈蓉也对其产品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推广信心十足。
在茶博会上力推红茶填补了国内展会的空白。耿海介绍,红茶当中蕴涵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国际范围内也有很大影响,主办方希望通过主题平台推动红茶消费。由于今年肯尼亚受灾致使茶树受损,造成国际红茶价格上升,同时国际大宗红茶的采购量也在上升,所以相关人员表示鼓励企业即时转产。(张永立 王克祥 孔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