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真帮了俺大忙,不但有了统一的技术指导,还有定点收购鲜叶点,购买有机肥料、农资价格也便宜,统一管理、统一灌溉也不用花钱,每户茶农亩产节约成本1000多块,比以前每亩还能多收2000多块钱呢。”岚山区巨峰镇常家庄村茶农李茂新高兴地对记者说。
为实现茶叶标准化生产,该
镇常家庄村招引资金60万元,建成我市春常青生态园,村党支部书记李茂讲等9人又发起成立岚山区春常青茶叶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全过程无公害种植,从源头上把住品质关。和李茂新一样,该村120户茶农入社,社员自愿以现金36万元入股,建成704平方米的茶叶专用农资店和合作社办公场所,大家风险共担,按股分红。
“我们在和茶农签订入社合同时,明确两点,第一,合作社向社员统一提供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统一提供所需无公害农药、化肥等农资,收购同档次鲜叶时,按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确保农户受益;第二,在内部充分把握好生产、认定、监管、检验、市场准入五关,核心内容就是实行严格的无公害标准,要求标准化生产。”常李茂讲耐心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合作社制定规范的合作社章程、资金运作办法,成立农资服务社和资金互助社,分别负责社员所需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入社资金的管理。合作社出资购进生物有机肥和植物源、矿物源、生物农药等生产资料,以低于市场价格的10%提供给入社社员使用,社员入社资金除满足生产资料所需的流动资金外,剩余部分由资金互助社按银行贷款利息提供给在本村租赁土地的企业或本村所评出的信用经济能人。
该合作社在镇农技站茶业协会的具体指导下,切实抓好茶叶标准化生产,积极发挥村集体的统一服务功能,采取“四个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经营机制,为茶农提供加工、销售等系列服务,提高茶叶基础管理水平,茶农增收效果明显,各社员亩茶园收入目前均过万元。
“从公司来说,合作社能够解决公司原材料不足和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对于茶叶加工、营销来说,加入合作社,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从茶农来说,合作社稳定的需求能使他们旱涝保收,增强了茶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市春常青生态园总经理战培林说。
目前,该镇已成立茶叶合作社7家,在全镇基本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茶叶生产新模式,茶叶的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实现了茶叶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记者 刘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