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永强
实习记者 古 筝
4月30日,为期三天的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六届茶文化节暨全国名优茶博览会闭幕。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茶,以其“形美、色翠、香高、味浓”而饮誉海内外,也为信阳市赢得了“中国茶都”的美誉。
1992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促进发展,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茶文化节,为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促进了信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十六届茶文化节暨全国名优茶博览会更是在“创新”上大做文章,展示了信阳的独特魅力。
创新办会亮点多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思卿,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高级顾问万绍芬,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刘环祥,原中纪委委员、第二炮兵原副政委、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主席贾文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储亚平,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满仓,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训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亢崇仁等应邀出席信阳第十六届茶文化节开幕式。
刘环祥在致辞中说,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每年一届的信阳茶文化节活动,融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于一体,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多彩,形成了品牌效应,必将对信阳由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跨越和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刘满仓在讲话中指出,1992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促进发展,连续成功举办茶文化节,为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他要求信阳市不懈奋斗,把茶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高举弘扬茶文化大旗,坚持创新,使本届茶文化节更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本届茶文化节上,举行了全省名优绿茶评比会、全国茶叶行业社团组织联席会暨2008年春茶形势分析会及全国名优茶(茶包装)博览会,来自日本和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台湾的200多家企业、社团组织、经销商云集信阳,展示的茶产品、茶机械、茶叶新工艺等700多种。这些茶界盛事,成了本届茶文化节的最大亮点,丰富了茶文化节的内容,扩大了信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中国当代书画家邀请展、全国知名书画家书画展、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信阳秧歌队巡游和“电影之歌?唱响信阳”大型文艺晚会等文化娱乐活动,既增加了本届茶文化节浓厚的文化氛围,又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魅力无限的新信阳。
招商引资创新高
“茶文化节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不能为办节而办节,要为创造效益而办节,借办节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吸引更多的人到信阳投资兴业。还要借这个时机,宣传信阳、塑造形象,形象也是效益。”信阳市委书记王铁认为举办茶文化节是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地促进和推动。
本届茶节共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94个,总投资145.62亿元,总投资额较去年净增80.6亿元,相当于上届的两倍还要多。
4月28日,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六届茶文化节开幕式后,撤地设市以来信阳市引进的最大工业项目??亚洲新能源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在信阳工业城奠基。
信阳市市长郭瑞民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说,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是亚洲新能源控股公司在信阳投资的重大工业项目。作为新兴的化工原料,二甲醚用途非常广泛,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该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信阳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1000亩,建设规模为生产甲醇180万吨、二甲醚100万吨,将年新增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9亿元。
“本届茶叶节初步实现了‘节会搭台、经贸唱戏’的办茶宗旨。” 信阳市市长郭瑞民如此总结本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