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省级文明村”南湖镇西沈马庄村,一股文化新风迎面而来:蔬菜大棚内技术员正手把手指导菜农,文化大院的小康书屋前来读书、借书、看碟的农民更是络绎不绝……
近年来,该村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总抓手,利用生态产业催动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全村呈现出干群和谐、产业兴旺、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良好风貌。只有生产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西沈马庄人清醒地认识到:村子位于日照水库边缘,地处水源重地,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都要经得起青山绿水的考验。在经过了反复讨论、考量之后,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产业成为全村人的共识。
党员干部带头试种成功的16个蔬菜大棚,激起了全村发展蔬菜大棚的热情,现在,该村有蔬菜大棚300余亩,大棚户300多个。为把大棚蔬菜生产做强做大,村里成立了蔬菜协会,建成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实现了田间种菜、地头赶集。该村还积极向无公害蔬菜方向发展,应用推广了大棚“四位一体”新技术,被确认为“日照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省科普示范基地”,所产蔬菜源源不断地供往百货大楼等商场的蔬菜专柜。
大棚蔬菜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村里又把村西的200余亩薄岭地种上了茶叶,成功招引北叶青茶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全新的技术种植有机绿茶,从种植到包装,在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无公害化。仅此一项,村民年人均可增收千余元。不仅如此,该村以北叶青生态茶园为依托,又打出了生态旅游的文化牌。原生态的田园风光、生态的绿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生态文化萌发的生机活力为西沈马庄村展现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
为给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该村在全镇率先完成了改水改厕,硬化街道,安装路灯,植树绿化。2007年,村里还建起了街心公园,安装了健身、娱乐设施,使村庄建设达到了净化、绿化、硬化、美化、有序化的“五化”要求,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省村镇建设明星村”。
生产发展了,这个村更加注重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里完善了文化大院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先后购进科技图书、科技碟片及彩电、VCD等电教设备,建起了小康电子书屋、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农民夜校等学习场所。现在,该村学、用科技蔚然成风,许多村民还自费订阅了科技报刊,接上了互联网。
临近春节,西沈马庄村村民最关注的,莫过于大红光荣匾被敲锣打鼓地送到谁家去了。为在广大村民中大力倡树文明新风、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农村,该村坚持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争创“文明人家”、“五星级文明户”、“奔小康带头户”、“好媳妇”、“好婆婆”和“美在家庭”等活动。受到表彰的村民成为村里的“明星”,过年时都会多放几挂鞭炮,这在西沈马庄村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