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采购商能够首先了解到我们是‘安全’的。”在往届广交会上,食品行业总是被人“遗忘”。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食品展区成为了媒体记者“扎堆”的展馆。食品参展商们不断向采购商强调自己产品的安全性。记者发现,食品厂商们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在食品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
出口不理想内销弥补
“作为生活必需品,酱油的消费弹性小,海外市场并未受金融海啸太大影响。因此公司更加注重的是产品质量。”旗下拥有著名商标“珠江桥牌”的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伟告诉记者,他们的酱油全部按照欧盟标准生产。据吴伟介绍,该公司以前出口也因遭遇过质量问题被退货,一气之下,从英国请回一帮专家建立实验室,现在产品出口欧盟都通行无阻。
中山食品水产品出口有限公司则强调说,他们控制食品安全的其中一招是统一供货配送,保证产品质量在流通环节上万无一失。
此外,一些出口企业已经尝试转入国内消费市场。穆有为就告诉记者,今年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销售计划是7000万美元,但是进度不理想,增速只维持在6%。”因此他们正准备加大内销力度,计划进入国内271家超市,包括家乐福、沃尔玛、吉之岛等。
创新食品俏卖广交会
吴伟告诉记者,这次该公司带来参展的是有机酱油。记者在该公司展位上看到,一种酱油粉,一勾兑水就成了酱油,引来不少采购商询问。据介绍,广东省食出集团光酱油出口每年就达到2000万美元,典型的“小商品高标准大市场”,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今年的出口量达到两位数的增速。
在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展位前,不时有路过的客商停住脚步。原来,该公司表示立足创新,推出针对人体健康的有机茶,还有不带钉子的茶包,更卫生环保。“为此公司花了700万元进口设备。”穆有为告诉记者,这届广交会上该公司新客户占了接单客户的60%。
来自浙江的茶叶参展商林小姐见人就介绍他们的新产品——三角立体袋泡茶。据她介绍,该产品采用的是进口耐热高质感尼龙材料来代替纸袋包装。“比起使用茶末的平面茶包,能让茶叶更舒展,而且快速完整地溶解。”在她的热情介绍下,还真有不少采购商下了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