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茶叶资讯 >> 正文


凤冈: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08-11-14 19:15:08

  凤冈既不是产茶大县,也不是名茶县。却选择了“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的区域发展道路。引起全省产茶县的关注,在贵州茶叶产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凤冈县——一个新茶区发展的成功之路已成为了全省产茶县学习的样本。

  凤冈为什么要选择茶产业

  首先,东茶西移为茶业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工业化带来的土地成本、劳务成本增加和环境的破坏,都使茶叶生产在西部有了比较优势,特别是只有优良的环境方能培育出健康的食品这个科学的观念,为凤冈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凤冈有信心做大做强茶产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地的茶商大量涌入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收购干茶、茶青,并向当地茶农传播加工技术,这使凤冈自觉地认识到,凤冈的茶是有市场的。本世纪初,绿茶被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不含酒精的三大健康饮品之一,绿茶必将引领新的消费时尚,前景让人看好。

  第二,生态适宜、特色突出增强了我们发展茶业的信心和决心。凤冈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3.7%,象田坝这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的村落,全县还有很多。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是宜茶的最好生态环境。丘陵间平坝的地貌和大面积处于800--1200米海拔的微酸性土壤适宜种茶。年平均气温15.2℃,年降雨量1257mm,年平均日照时数1042小时,属寡日照地区,这也是种茶最好的气候条件。水体、大气、土壤基本没有污染,是种植生态茶的好地方。更为可嘉的是,凤冈出产的茶除具有好茶色、香、味、形、韵要求的共性品质外,还因土壤富含锌硒两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被茶树吸收后,生成具有特色的锌硒绿茶,人们在饮茶的同时就能补锌补硒,是天然的健康饮品。富含锌硒的土壤是上天赐予凤冈人的金不换。特色就是魅力,魅力就是市场。

  第三,田坝村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示范让我们看到了发展茶业的希望。田坝村发展茶业已有多年历史,从大集体时就开始种茶。八十年代初期,以孙德礼、陈世友为代表的先进分子,通过承包荒山和集体茶园,办起了茶场和工厂,引进了无性系良种茶,茶叶的效益得到了提升,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带动了整个田坝村茶叶的规模化发展。这些年,田坝农民探索的“猪—沼—茶—林”“四位一体”茶园生产模式,不仅保护了森林,保护了生态环境,沼液沼渣的施用还有效治理了农村面源污染,全面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内在品质,投产的茶园中等水平亩均收入都可以达到4000元,最高的每亩收入在万元以上。田坝村茶农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800元,高出凤冈县传统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04元,田坝村已经成为户户种茶、人人做茶的专业村。田坝村的生动实践证明,茶叶是可以让农民长期增收、生态得以保护的产业。

  以上三点说明,凤冈发展茶,既有市场空间,又有特色,还有成功的示范,完全可以带动全县整个区域发展,这正是凤冈选择“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新区茶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

  田坝村是成功的,但它发展到今天的2万亩茶,整整用了23年时间。象田坝这样的专业村,凤冈只有一个。全县其他地方都是新茶区,如何迅速“复制”田坝,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新区必须有新的发展模式。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一体两翼”的方法。以企业为主体。这些年凤冈对农业领域的全面开放,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规划茶区引进茶叶龙头企业建园办厂,带动当地农民种茶,避免了用行政命令让农民种这种那带来的后患,有效的解决了谁来买、谁来卖、谁来加工的难题,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这几年,凤冈引进来自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客商就有18家,办标准化茶叶加工厂11个,集中连片发展高标准茶叶基地9550亩,投资近亿元,带动新区农民发展茶园9万多亩。贵阳客商陈胜建在凤冈县土溪镇独资800万元发展了3000亩高标准茶园,标准化的加工厂正在兴建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助推了新区茶叶规模的飞速发展,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已经突破13万亩。

  以科技和文化为两翼。科技是新区发展产业的重要支撑。凤冈认为,越是后发地区越要强化科技的重要作用,越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规划指导产业建设。为此,凤冈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基地建设标准化。在发展方式上,始终坚持“猪--沼--茶--林”“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标准化茶园10多万亩,成功申报有机茶园8000亩,凤冈已经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在品种选择上,按照一个产业带适宜种植2--3个茶树品种的规律,引进了福鼎系列、龙井系列、乌龙茶系列等高香品种,避免了茶树品种单一带来的局限,形成了茶树品种多元化和产品开发多元化格局。二是坚持产品加工清洁化。我们按照按照清洁化生产要求,运用科技手段加大对生产线的改造和产品质量的认证,从而全面提高了茶叶的清洁化水平和内在品质,极大的提升了凤冈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凤冈“富锌富硒茶”获得了国家质监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凸显了凤冈茶叶的品质和特色,带动了全县茶业的大投入。茶为鸟之身,文化为鸟之翼,没有文化之翼,茶就是一只飞不起来的呆鸟。这几年,凤冈积极搭建宣传平台,通过成功举办“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中国西部茶海·遵义首届春茶开采节”等文化活动,加大凤冈茶叶的宣传力度,使“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凤冈锌硒茶逐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凤冈茶获得两金,为贵州茶叶争得了荣誉。凤冈大力宣传“锌硒独具、全国唯一”的公共品质,也给客商增添了来凤冈投资做茶的信心。凤冈县的一些干部和社会人士也积极参与投资建园、办厂、搞营销,2006年以来,全县已有62名国家干部职工、39名城镇居民以及个体工商户投资建园办厂,发展适度规模茶园2万多亩,形成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茶业建设的格局。全县茶区生产加工综合能力规划布局基本到位(即9个基地乡镇和8个专业村),今后几年加速发展的基础已经打牢。

  优惠政策的扶持。凤冈通过系统总结2003年以来抓茶的成功经验,为了加快推进新区茶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了一管五年的50条扶持政策。县委、县政府决定从紧张的财政收益中拿出1000万元支持茶叶产业建设。从育苗到种植、管理、加工、营销,包括茶区茶水配套、产业路建设等配套设施以及土地流转、品牌宣传、人才培训,都有补助鼓励,充分调动了企业、农民种茶的积极性,仅用去年一年的时间就发展优质茶园5万亩。同时,促进了茶叶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拓展了茶叶销售市场,延伸了营销网络。目前,凤冈县已引进6条现代化的清洁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1200吨。凤冈的茶叶已经进入中南海和全国300多家星级酒店。优惠的扶持政策、优良的投资环境正吸引着各路客商来凤冈做茶。

  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凤冈将以每年4--5万亩的速度继续推进茶产业的发展,每年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的扶持政策不变。到2015年,全面实现农民人均1亩茶的目标。其做法要点就是:一要依靠科学技术把茶做好;二要依靠科技手段把茶检测好、认证好、佐证好;三要依靠文化的力量把茶宣传好、推介好;四要把企业主体优化好,把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焊接”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