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天的“贵州绿茶·秀甲天下”首届“万人品茗”活动昨日在南明河畔成功落幕。
天天火爆的品茗现场,市民喝得开心、商家卖得高兴。
然而短暂的红火并不能抹去目前贵州绿茶“有名无市”的尴尬境地。于是,借着活动之际,有了我省首次大规模汇聚政府部门、省内茶企、省内外茶商、业界专家学者的“黔茶产业发展恳谈会”。
这数十位业界精英们客观冷静直面现实,在交流中达成共识:身处目前政府大力扶持、高度重视的良好契机下,唯有“抱团发展”并打造统一的本地龙头品牌、全力拓展销售市场“双管齐下”,方能打破目前黔茶资源分散、各自为政、品牌混乱、有名无市的“坚冰”。
一流品质只在业界流传
——立足全省再“借道出山”
据了解,我省作为国内唯一低纬度、低海拔,寡日照兼具的原生态茶区,是全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和高品质绿茶的重要产地。贵州绿茶因内含物质丰富,具有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的独特品质,获得国内茶界的一致认同。在刚结束的第四届北京·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我省湄潭、凤冈的4个茶产品获得金奖,一举囊括本届茶博会绿茶类金奖的三分之一。此外,在近年来全国很多茶叶评比中,我省的绿茶也表现不俗,拿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奖项。如10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凤冈黔风有机茶有限公司的“春江花月夜”牌“明前翠芽”等产品就获得了金奖。
“但可惜的是,黔茶一流的品质目前仅限于业界流传,别说外省消费者,就连本省的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据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张卫国介绍,这也是此次举办“万人品茗”的初衷——先立足贵阳这个全省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让贵阳市民体验到黔茶的品质,养成喝黔茶的习惯。“只有我们贵州人首先自己喝黔茶,推黔茶,黔茶才有可能走出深山,走出全国。”
牌子多、小、乱
——“抱团发展”打造龙头品牌
“牌子多、小、乱是黔茶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恳谈会上,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张卫国介绍,现在全省有二十多个茶叶主产县,每个县又有多家茶叶生产企业,每家企业还有不少系列品牌,这一算下来,黔茶的品牌还真不少。“但牌子多了不见得是好事。关键是没有一个叫得响当当的龙头产品。”
对此,与会专家纷纷出谋划策:当务之急,全省的各个县、各相关茶企要整合资源,合力“抱团”发展,尽快打造出统一的地域品牌、主流品牌,然后在这个主流品牌下形成档次分明、多元化的系统产品。
缺乏广泛的销区支撑
——扩大销售渠道
“以前只听说贵州的山好水好,没想到贵州的茶也这么好!”从浙江来贵阳旅游正巧邂逅此次“万人品茗”活动的张阿姨一家,被刚刚从北京捧回金奖的“湄潭翠芽”深深折服。
“无论从口感还是汤色,比起我们的龙井,都是有过之而不及啊!”于是,张阿姨当场花1600多元买了两斤,可买了后她的担心又来了:要是喝完了,回去后买不到怎么办?
这一点,在专程赶来参加“黔茶恳谈会”的全国最大茶叶市场之一——北京马连道茶缘茶城的马总身上也得到印证。2004年一次机缘巧合,他喝了一次凤冈绿茶,觉得口感品质很不错,但后来翻遍整个北京市场,却再也未见这种茶的身影。
“就算茶质再好,没有销区的支撑也是徒劳。”对此,马总建议:在目前品质已确保一流的基础上,黔茶应重点解决好市场销路问题。
此外,不少茶人和业界专家认为:借着目前贵州省委、省政府将茶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的发展契机,加上贵州已具备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黔茶的做大做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