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安全、健康,已成为21世纪的主流。来自贵州高原的黔茶,正是因其绿色、生态、安全、健康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一、贵州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深厚。 贵州是茶树的原生地和古老茶区之一。1980年,在贵州晴隆位于第三纪地质层发现的四球茶茶籽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仅见的茶籽化石,已有100万年的历史。野生古茶树和人工栽培的古茶园在省内多处分布,其中,2006年在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现的3株有1000年历史的古茶树和123株集中连片的500年左右人工栽培历史的古茶树群,为全国罕见。全省现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600余种,是我国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贵州地处中国茶叶原产地三大片区之一的大西南川滇渝黔桂片区,史书对贵州茶叶多有记载。西汉杨雄《方言》中称:“蜀西南人,谓茶曰蔎。”唐陆羽《茶经》记载“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北宋《太平寰宇记》、明代《事物绀珠》、清朝《贵州通志》等相关文献均有对黔茶的溢美之词。在历史上,贵州形成了一批“贡茶”,如务川都濡月兔、普定朵贝茶、贵定云雾茶、湄潭眉尖茶、贞丰坡柳茶、都匀毛尖茶、大方海马宫茶、织金平桥茶、金沙清池茶、石阡坪罐茶等。1915年开阳建立的“茧茶公司”,为贵州历史上最早的茶叶公司,产品远销汉口、上海等地。同年,贵州都匀鱼钩茶(今毛尖茶)和贵州茅台酒一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贵州茶开始走向世界。1939年,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为在大后方建立中国茶叶出口和科研基地,选定湄潭作为实验茶场,开始茶叶研究和出口茶试制。新中国成立后,贵州茶产业持续发展,产品远销欧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二、贵州茶生产环境优良,茶品质独具特色。
贵州是中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是高品质绿茶的重要产地。茶树的生长喜温暖湿润、耐阴、忌碱怕渍。气温、雨量、光照和土壤条件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发育,决定着茶叶的品质。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270天,年均气温15℃,全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4000℃至5000℃,年降雨量13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大;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光照中漫射光多,日照率30%左右,茶区终年云雾缭绕。土壤主要为黄壤、红壤、黄棕壤等酸性土壤,质地疏松、排水性好,是优质茶叶的重要产地。
贵州生态环境良好,是发展“绿色、生态、安全、健康”茶的天然理想区域。“幽深不见人,苍翠万千里”是贵州生动而真实的写照。贵州植被广袤,森林覆盖率达到39.9%,其中,黔东、黔东南达到61%,黔北达到50%以上,到处是青山绿水;贵州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小;贵州农民收入水平低,农药、化肥施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态优势。而贵州省的茶园又主要分布在无工业污染、绿色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的区域,经监测,茶区大气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按照《无公害茶产地环境条件》(ny5090—2001)、《有机茶环境条件》(ny5199—2002)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的要求,贵州省绝大部分茶区均适宜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且有20多个产茶县的土壤富含硒、锌、锶等有益微量元素。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按无公害茶叶标准对贵州茶叶进行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湄潭、晴隆两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20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茶叶)基地县,凤冈县被授予“中国有机富锌富硒茶之乡”,全省通过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认证的茶园面积分别为7万亩、6万亩和3.5万亩,有机茶茶园面积居全国前列。
良好的气候土壤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使贵州茶叶具有内含物质丰富、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等独特品质,许多省外品牌茶叶商往往收购贵州茶叶作为“引子”,以提高自己的茶叶品质,因此贵州茶叶在国内素有“味精茶”之美誉。据对全省53家企业83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贵州茶叶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茶、生态茶、安全茶、健康茶。买贵州茶叶,安全放心;喝贵州茶叶,品出健康。
三、开发贵州茶叶潜力巨大,投资贵州茶叶回报丰厚。
今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把茶产业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把贵州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前景十分广阔。一是自然资源可开发潜力大。据调查,贵州省适宜发展茶叶、相对集中的优势区域面积在750万亩左右。而目前,全省茶园面积仅为120万亩左右,尚有84%的宜茶面积亟待开发。因此,贵州省规划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500万亩,其中,“十一五”期间,以每年新建茶园40万亩的速度推进,“十二五”期间每年30万亩,“十三五”期间每年20万亩,力争把贵州打造成为在规模、品质和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产业大省。有关部门将采取动员农户新建茶园和引导企业开发茶园的方式,加快贵州茶园建设进程,特别欢迎各类企业带资金、带人才、带技术到贵州建设茶园。二是茶园产值提升空间大。目前贵州省具有正常生产能力的茶园为80万亩,以采摘春茶、加工茗茶为主,夏秋茶利用较少,茶青下树率不足60%。2006年,全省茶叶面积114万亩,总产量2.4万吨,总产值6.5亿元,亩均不到600元,远远低于全国1140元的平均水平。如果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产值潜能可以翻一番,如果达到其他茶叶大省的水平,产值潜能可以提高4倍以上。三是茶叶深加工潜力巨大。近些年,包括娃哈哈、可口可乐、雀巢等企业纷纷涉足茶饮料市场,茶饮料市场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为中低档茶叶找到了一条出路;茶色素、茶多酚等茶叶提取物正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茶为主题的牙膏、香皂、香波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茶多酚制成的保健品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茶油、茶粉、茶糕点、茶糖果、茶餐等有可能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而贵州省茶产业的精深加工还没有起步,具有无限商机。
到贵州投资茶产业,一是采摘期长。贵州茶叶采摘期一般可达7个月,其中,春季茗茶采摘期长达40至50天,而其他多数地方为10至20天。贵州省茶园封园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封园时间最晚的,冬至还可以采茶。所以,到贵州发展茶产业,一年到头都有活儿干,不会让你“做半年,耍半年”。二是劳动力成本低。茶产业中劳动力工资占茶叶生产成本的40%至50%,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平均价格比中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低40%左右。三是煤电价格较低。贵州是主产茶省区中煤炭和电力资源丰富的省份,煤炭价格300至400元/吨,用电价格0.5元/度;而沿海产茶省份的煤炭价格达到700至800元/吨,用电0.8元/度。在贵州发展茶产业,具有明显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好山好水出好茶,开发贵州茶叶潜力巨大,投资贵州茶叶回报丰厚。欢迎各位朋友和有志之士到贵州采风品茶、旅游参观、贸易洽谈、考察投资,热情好客的贵州人将竭诚为您做好各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