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可对人类心理、生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往年入秋后,抑郁症的门诊量会有所增加,这与气温不定、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使一些人心中产生凄凉、苦闷、垂暮之感有关。另外,由于日照时间短、气温降低,导致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使生命活动处于不兴奋的状态。
鉴于秋季气候对人体心理生理的影响甚大,故人们应做到下列5点,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调适心态当你看到秋风扫落叶的凄凉景色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以理智的眼光看待和理解自然界的变化,心情就会平静下来。你也可以坐卧在舒适的沙发或柔软的床上,幻想自己漫步在绿阴小道或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记得古人刘禹锡在一首《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倍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以此告诫人们不可消极对待秋景、秋风、秋雨,而应理智思秋,为自然界和人生之秋大唱赞歌。
排除忧虑当你心情消沉时,切忌让自己沉湎于忧虑的漩涡之中。可做些自己喜爱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如养花赏菊、看书写作、运动旅游、洗衣做饭、整理卫生等,与他人谈心聊天,或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思考事情,这样就把忧虑搁置起来,当忧虑来时,做深呼吸,每次做8分钟,会使不良情绪得到化解。
增加光照秋季日照渐短是产生忧郁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人体大脑松果体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增加光照又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所以增加室外活动,让阳光直射室内,加大室内光照明度,均可令情绪改善,获得良好效果。
加强锻炼金秋是锻炼的最佳季节,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改善心理状态。如登山、跑步、玩球、旅游等,均可使你心旷神怡,忧郁、惆怅可顿然消失。
调整饮食当天气变冷时,若人体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缺乏,既影响抗寒力,又影响大脑功能和情绪。因此,入秋后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情绪低沉时,可增加一些绿茶、咖啡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