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日照茶讯 >> 正文


科技兴县活力涌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06-7-27 20:59:10

    发展一个协会,建造一艘"航母"。莒县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原则,采取政策激励、健全制度、典型引路、牵线搭桥等措施,促进了农技协的健康发展。全县各类农技协现已发展到60余个,拥有会员近5万人,并涌现出"莒县西瓜协会"、"莒县果树协会"、"莒县天麻协会"、"莒县食用菌协会"等一批省内先进农技协。"莒县西瓜协会"还跨入全国百强农技协行列,会长何兴玉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农民科技大王"称号。
   科技进步使莒县成为山东桑蚕第一县。组织研发了"袋接体育苗夏栽桑当年成园"、"桑树短截隔年轮伐防治萎缩病及蚕室窖式加温"、"方格簇改造"等创新成果,并大面积推广了"四统一、八配套"和"四改一降一扩"的科学管桑养蚕模式。实施了"万亩桑园桑叶蚕茧高产综合技术开发"、"新型蚕用登簇剂研制"、"桑树新品系选育及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优质桑树抗寒转基因研究"等研究项目,科技使桑蚕生产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年产茧量一直居山东省第一位,综合茧质名列前茅,创出了"全国茧质看山东,山东茧质看莒县"的美誉。
   科技推动绿芦笋创汇支柱产业建设。针对茎枯病危害严重实际,开展了"绿芦笋主要病害病理鉴定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芦笋早衰、茎枯病防治"、"绿芦笋高产优质栽培与加工技术开发"等3个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绿芦笋留母茎夏季采收技术"等10多项创新技术成果的取得和应用,为全县创汇芦笋产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目前,莒县芦笋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000公顷,平均公顷产笋25000公斤,速冻绿芦笋年加工能力达到11500吨,速冻绿芦笋出口4500吨,占全国绿芦笋出口量的70%,占世界绿芦笋贸易量的7%,成为山东省绿芦笋生产、加工出口第一县。
   科技创新助推中药业健康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中药产业发展的任务目标、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帮助企业与中国药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开展了中药材GAP认证申请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有3个中药材品种通过GAP认证。
   科技带动茶叶生产快速发展。承担了"万亩绿茶高产优质技术开发"等科技计划项目,先后开发推广了高标准建园、幼树管理、科学施肥、合理修剪、茶园覆草、病虫草害、冬季防护等配套栽培技术。针对江北茶区冻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生产难题,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启动组织实施了"茶树抗寒良种选育"、"转基因茶树新品种选育"科研计划项目。坚持引进、开发并举,提升制茶工艺,级内茶比例达到98%以上,中高档绿茶产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北方优质茶叶生产基地,所产绿茶有"江北第一茶"美誉。山东浮来青茶厂被省科委确定为"北方茶叶高科技示范园",生产的"浮来青"茶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放心茶,并在"中茶杯"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加强工业科技创新
   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5企业腾飞,科技创新充当"发动机"。聚力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是科技进步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加速推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推进企业与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组织"挂、靠、联",实施"产、学、研",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引进的"耐高悬浮物冲击有机物沼气转化"核心技术,已在山东浮来春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启动实施。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普遍设立了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和技术总负责人,专兼职科技人员总数达到1847人,共承担县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2个,开发重点产品132个;被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200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5亿元,达到52358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7.2%。
   运用信息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日照华泰纸业、山东信中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产品采购、生产及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山东省标志服装厂、海汇集团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应用DCS、ERP系统,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使产品质量达到稳定可控,该企业还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验收,被认定为"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打造行业技术进步的载体和平台。对资本聚集度较高的塑料、橡胶、建材等行业,组建行业协会,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莒县橡胶协会现有会员企业65家,通过组织企业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卫生胶、三元乙丙胶等53个橡胶新产品换代产品陆续上市,开发的油田钻井橡胶垫,可替代美国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莒县塑料协会已发展会员企业72个,12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55个系列、160余个品种的塑料制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和地区。
   开展社会科技活动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5科技进步,犹如一只强有力的手,推动着农业、工业进步的同时,也造福于社会。近年来,莒县各行各业加大了科技应用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大力开展科技普及活动。莒县常年坚持组织送科技下乡,每年参加这一活动的科技人员都在1000人次以上,发放各类科普书刊10万余册,接受咨询10余万人次。同时,大力开展"科普村村通"活动,目前全县1260个村,村村建起了科普宣传栏,"科普村村通"成为莒县新农村建设的亮丽风景。开通3条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群众只要一个电话,农技人员就会热情服务。农业科技服务热线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技110",每年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5000余个,接受科技咨询10万余人次。
   认真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按照全省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现场会议精神和市科技局、人事局要求,成立了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领导小组,召开了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动员会议,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的意见》;印发了《科技特派员报名申请表》和《技术服务需求调查表》,按照主导产业、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基地等分类,对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同时积极与大专院校、科技单位和大集团大企业以及县内有关单位联系、协商,获取急需的科技人才。目前,首批下派65名科技特派员已奔赴基层开展技术服务。
   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莒县以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为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近年来,莒县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4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23项,县级20项;累计取得县级以上科技成果185项,5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51项获得日照市科技进步奖,129项获得莒县科技进步奖。
   如今的莒县,教育实现"双基"达标,县医院和中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实现了初级卫生保健达标。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建成开通全数字本地电话网,农村通讯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县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保持和稳定在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县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水体标准,饮用水合格率达到100%;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治理。政府电子政务现已发展到内网、专网、外网紧密结合,门户网站、全县电子公文传输网络共同推进的新阶段。政府行政审批逐步走向网络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
   看今朝,科技兴县活水来,成果一串;展未来,莒县的科技工作,必将再谱新篇、再创辉煌!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