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日照茶讯 >> 正文 |
高兴镇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工业化乡镇转轨探析
|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5-9 20:04:10 |
高兴镇共有46个行政村,3.5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5.1万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近几年,该镇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市委8号文件,抓住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在强化主渠道增收的同时,开辟多种新渠道,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镇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到950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其中,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分:镇内3500人、市内4000人、市外2000人;按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分:建筑业2800人,五金加工业1500人,煤炭、棉花贩运等流通业2000人,木器加工业1000人,批发零售餐饮业800人,劳务输出等其它行业1400人。2005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增长10%,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60%,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67%。 观念抓转移 该镇共有劳动力1.8万人,按现有农业发展水平,剩余劳动力1.6万人,而且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产从业人员将不断减少,剩余劳动力将不断增加,如何引导农民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已成为党委、政府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健全工作机制,镇里专门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镇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协调等事宜。对此,镇党委、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镇直有关部门和村两委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体系,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真正把该项工作摆在镇、村两级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调整抓转移 ●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短时间内,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非农产业是不现买的。实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可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深度,更好地吸纳劳动力就业,这也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立足于高兴镇地多、土肥、水足的实际,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适度规模、重在管理、提高质量”的要求,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全镇已初步形成了“北茶南桑周边果”的农业产业格局,拥有茶园4100亩,桑园4200亩,杂果4000亩,为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全镇茶叶总产量40万斤,产值1140万元,其中大棚茶产值100余万元;蚕茧总产35.5万公斤,实现产值710余万元,茶叶和桑蚕已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 狠抓农业产业化,靠农业龙头企业的拉动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把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突出在项目落地上下功夫。自2004年2月以来,我们先后引进了投资l500万元的西安杨凌秦丰农业奶牛隔离项目,总投资1.26亿元的绿源乳业奶牛养殖场和投资500万元的日照良泉农业发展中心山羊改良项目。这三个项目的落地,将有力地拉动全镇养殖业的发展。目前看,畜牧养殖业发展潜力最大,增效较快。现有养鸡专业村1个,养殖小区8个,500只以上的大户160多个。今年可实现产值15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近500元。 ● 抓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的吸引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运用市场化手段,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拆迁房屋8l2间,建设商居两用楼167栋、3万多平方米,拓宽了镇驻地两条中心商业街,吸引农村劳动力进镇务工经商。同时,多方筹资实施了镇驻地绿化、亮化、硬化工程,不断优化小城镇环境。截止目前,个体经商户达到150余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镇驻地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抓商贸促转移 该镇农民有煤炭贩运历史,加上去年以来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全镇从事煤炭贩运的农民达1400余人,遍及我市及周边县市,有的远到青岛、东营等地。近年来,我们立足交通优势,不断引导农民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现已成为全市最大的民用煤炭集散地,同时,外部市场空间也不断扩大,目前,黄岛胶南、东营等市县已有高兴籍的煤炭批发户30余家。川子村的棉花贩运市场今年也不断扩大,全村100多个贩运户,远到江苏、临沂等地,全镇各类个体贩运户达2000多人。 培植民营企业促转移 ● 他们充分发挥高兴镇的区位优势,举力抓好招商引资。2004年以来,招商引进杨凌秦丰农业,现已投资1200万元建成奶牛隔离厂,4月中旬已竣工,7月份投产后可增加就业岗位50余人,还可以带动周边乡镇农民种植牧草;投资l500万元的华坤铁艺制造有限公司现已投产运营,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人;意大利ERRO-FER公司、北京建元世纪进出口有限公司和东港华坤铁艺制造有限公司三方合资l800万元的日照中意华坤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已始于15日开工建设,投产后可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人;华源模锻、港升肥业、草坡刺绣、伟业铸造等企业也都实现了当年引进建设,当年投资见效,转移农村劳力500余人;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投资8000万元的加拿大奶业项目建成后,全镇将形成奶牛业和五金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岗位近l000个。 ● 在引进项目促就业的同时,注重全力扶持培植骨干企业。华山金属加工厂、伟业五金工具厂和华晨纺织等企业,生产技术要求低,比较适合农村劳动力作业。为此,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积极帮助解决资金、土地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的生产规模得到了不断膨胀,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华山金属加工厂2001年建厂,通过“企业+个体”的加工模式,当年实现产值500万元,2004年已实现产值1200多万元,同时带动了近百个五金加工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余人。 抓大户促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高兴籍到全国各地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涉及到建筑、家具等各个领域,年产值超过千万的不少于20家。像北京的新玉、美玉家具公司,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韩邦太路桥公司(产值过亿元,拥有职工400余人)、日照丁杰的兴业集团、以郭见强为董事长的东辰集团,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也都给高兴镇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吸纳高兴籍农村劳动力700余人,整体搬迁到城市居住的已达到100多户。现在全镇已有150余人在北京美玉、新玉家具公司从事木器加工;100余人在丁杰的兴业集团工作;400余人在韩帮太的路桥公司从事建筑等行业;30余人在东辰集团打工。 抓劳务促转移 为切实加强劳动力市场服务,该镇安排了一名班子成员和劳动人事助理负责劳务输出和培训工作、使农民外出务工有了信息源,有了可靠的组织和技术保障。2004年以来,该镇多方联系,与3家公司签定了劳动力输出合同,扩大就业岗位600余人。其中该镇与日照港务局三公司联合,成立了港务局高兴装卸公司,采用短长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劳务输出模式,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民农忙时顾家,农闲时有活干的问题。目前,高兴装卸服务公司已有从业人员300余人,人年均收入1.5万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