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日照茶讯 >> 正文 |
日照绿茶行业现状及发展走势
|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5-22 22:13:35 |
目前,日照绿茶已成为我市特色产业和标志性产品。我市充足的光照和充沛的雨量,加之境内山地丘陵微酸性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种植的绿茶得云雾之蕴润、山泉之灌溉,有机肥、富硒土壤之滋养,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汤色明亮、色泽翠绿、栗香浓郁、滋味醇厚、耐冲泡”等五大特点。自1966年“南茶北移”成功以来,我市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产量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享有“北方第一茶”的美誉。 依靠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等条件,近年来,我市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茶叶加工企业相继建立。“我们每个车间都配有淋浴室、更衣室、消毒室,车间辅助生产用具如鲜叶摊晾架等全部用不锈钢制作而成。通过科学的检测、评审,严格的卫生、质量控制,采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保证了茶叶的高品质。建有茶叶恒温保鲜库2座,共计500余立方米,保鲜能力达3万余公斤。”记者日前来到巨峰镇的碧波茶业有限公司采访,该厂负责生产的李厂长介绍起公司的情况时,非常地自豪:“目前我们茶厂装备了国内最先进的全套现代化不锈钢电加热制茶设备,年设计生产能力12万斤,并配备了国内一流的农残检测仪器,是江北茶界唯一利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农残生化分析检验的厂家。我们的产品用料十分考究,我们的技术人员都要亲自参加收购,严格把握选料的质量,这是做出好茶叶的第一个步骤。” 据了解,碧波茶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已全部通过国家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公司在北京、济南、青岛等大城市设立了销售分公司,产品已在全省乃至全国逐步打开,部分产品还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像碧波茶业有限公司这样的配备高科技含量生产设备的专业茶叶生产公司在我市还有很多。目前,全市先后有几十种茶叶获得国家、省、市优质茶称号,有十几种茶获省优、部优和国际金奖。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传统的茶叶生产及加工方式来一次大变革,人们不但要求茶叶好喝,还要干净卫生、安全无污染。我市的茶树在栽培、管理、科研、试验、示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在茶树无公害栽培方面,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杜绝用农药,重施有机肥。很多茶农冬季采用茶叶反季节栽培方法,建起冬暖式塑料大棚生产茶叶,所产大棚绿茶每年在春节前上市,很好地填补了冬季的茶叶市场。采访中,记者第一次走进茶园,和正在采茶的茶农们以及茶叶的种植采摘技术进行了“亲密接触”。“今年茶树受冻轻,近期价格还不低呢”,一位茶农边采着茶叶边说:“茶厂来收购的可多了,最新的‘针’能卖到200多元钱一公斤,‘雀舌’和‘一芽一叶’的价格每公斤保持在140——150元。”在紧挨着茶园的山坡下,就是一个小型的新鲜茶叶交易市场,茶农们把刚从茶园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在这里销售给一些茶厂的收购人员,看得出买家卖家之间都很熟悉了,收购的稍微验一下货,茶农们也不怎么讨价还价,买卖在不经意间就做成了。 市茶叶试验研究站的袁洪刚站长,是我市茶叶界的研究专家。记者从袁站长那里了解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茶业发展特别重视,把茶业发展作为振兴三农和农业产业化调整主导产业以及我市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1997年又列为市长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日照茶业的大发展。在这样的好形势下,市茶叶试验研究站也致力于推广储备成果,研究新课题等工作,并且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日照茶叶在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机制名优茶加工技术、食品化厂房建设、有机茶开发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市茶叶试验研究站突出重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适合我市茶叶生产的一些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迅速引进、加快示范。目前,该站已建立无公害茶叶科技示范基地15处,举办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培养了许多茶叶技术骨干,带动了许许多多农民致富。种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比1997年翻了一番多,全省茶园平均亩收入4700多元,并且还出现了许多万元片,这是其它作物不可比拟的。我市早在1997年就进行无公害茶叶研究,比中国茶叶研究所早了两年,比农业部推广早了4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我市无公害茶叶生产走在全国前列,2002年还在我市举行了全国无公害茶叶培训班。机制名优茶加工工艺研究、食品化厂房设计、不锈钢设备研制、标准化生产、保护地栽培技术等都走在全国前列。江苏、安徽、河南等外省的茶叶专家也纷纷到我市来取经。 无论是从环境、气候还是政策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我市的绿茶行业的硬件软件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市的企业在不断提高绿茶质量的基础上,也把销售触角逐渐伸展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绿茶已成为我市特色产业和标志性产品,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且完全有资本领航茶叶产业中的绿茶行业。 美中不足的是,目前我市绿茶的市场建设以及整体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隐患和弱点。市场建设方面,在我市的一些茶叶零售点,茶叶产品的质量存在严重的良莠不齐现象,看似精美的包装里通常是劣质的茶叶;从济南等外地工商部门了解到,外地某些市场上3月份就出现了一些新上市的日照绿茶,仅售几十元。而日照绿茶5月份才批量上市,因为产量较低,价格要每500克400元左右,这些低价的所谓日照绿茶多是往年的旧茶,经过翻新后又充斥到市场上的。在产品推广方面,我市的绿茶产品,还停留在企业单打独斗,单独进行产品推广的程度,没有形成一个如“协会”、“联盟”等有机的联合体进行整体的推广和宣传。这使得单一企业营造的宣传力度不足,产品推广能力受限制,同时没有一个规范和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绿茶品质,从而导致我市绿茶行业在整个茶叶行业中的整体实力不够强,优势不够明显。这种现状,急切期待一艘规范、统一的绿茶“航母”,以专业、强大的姿态踏入市场,引导我市绿茶不断上档次、上水平,带动日照绿茶行业的全面大发展,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真正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