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日照茶讯 >> 正文


他给我们留下什么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06-3-29 22:16:57

——追记日照市巨峰镇薄家口村原支部书记薄子双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去世一年,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说他,想他,学他。薄子双,究竟留下了什么,值得人们如此追忆?
  山村茶打开了欧盟市场大门
  现在的薄家口村是远近闻名的“江北绿茶第一村”,全村茶园超过1200亩,茶叶带来的年收入达500万元。然而,薄子双1997年接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时,薄家口还是有名的穷村、乱村。
  大家忘不了老薄在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3年让薄家口在城里有名、乡里有号。”
  薄家口村当时有百十亩老茶园,但出的都是粗茶。薄子双破天荒提出用大棚种茶。他第一个示范,带领村里党员干部上了33个冬暖茶叶大棚。在1998年春节,“大棚冬茶”首次出现在茶叶市场上,受到了欢迎。薄家口的33个茶叶大棚平均每个大棚收入超过7000元。
  1998年,薄家口村当年新上茶园500亩;1999年,薄家口村在日照市冒了尖,率先建成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000年,薄家口的茶园过了千亩,茶叶大棚发展到500多个;2001年又在全省率先建成有机绿茶生产基地,顺利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山村的茶叶打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
  1999年,薄子双找到炒茶老把式薄子高,“茶园这么多,你带头建个茶厂吧,有困难我帮你。”当年7月1日,薄家口村第一家茶叶加工企业——北垛春茶厂建成。现在,仅薄家口一个村成规模的茶叶加工厂就发展到36家。北垛春茶厂年产优质绿茶上百吨,产品在全国茶叶评比中得过金奖,获奖产品拍卖价格超过黄金。
  住院3个月 问得最多的是工作
  2004年12月19日下午3点多,薄子双外出途中遭遇车祸。
  21日,薄子双从昏迷中醒来。直至去世的3个多月里,老薄问得最多的就是工作。
  在日照,大家都知道有位“薄家口的茶书记”,但这个称谓远不能概括薄子双。
  紧靠薄家口村的邵家府村是个有名的穷村。镇上提议把邵家府合到薄家口。刚富起来的薄家口村民都觉得是个负担。薄子双挨家挨户做工作,说服了村民。2003年两村合一,薄子双带领邵家府村民新上了近百亩优质茶园和年产值50万元的茶厂。
  渐渐地,薄子双成了远近闻名的“财神”。乡镇、区里都“抢”他去讲茶。薄子双有求必应,从不糊弄事。不少村民找到老薄说悄悄话,“把技术都教了人,咱村的茶叶还值钱吗?”“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薄子双笑着回答。
  在薄家口村和薄子双的影响下,巨峰镇茶园面积达3.2万亩,赢得了“江北绿茶第一镇”的美誉。
  “我没别的给你们,送盘这个你们看看吧”
  有人评论薄子双,说他如果有什么对不住的人,那就是他的家人,还有他自己。
  老伴看到薄子双帮扶的茶厂都越来越红火,自家也想建茶厂,数次提议却都让老薄给堵了回去:“等我退了再干也不晚。”
  厂子可以先不建,儿子的事不能放手不管吧?儿子跑到市里开了个茶叶店,本盼着父亲能在开业那天来为他撑撑门面,可薄子双直到去世也没帮儿子卖过一两茶叶。
  2005年1月,儿子结婚,病危中的薄子双用颤抖的手取出一盘VCD,对儿子说,“我没别的给你们,送盘这个你们看看吧。”这盘VCD是电视台为薄子双发展茶叶拍的专题片。儿子明白了,父亲之所以那样对他,是为了让他独立,让他成为像自己一样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
  2005年3月25日,薄子双离世而去,终年53岁。
  薄子双走了,他给人们留下的不仅是一片片绿色的茶园,他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一名党员对群众朴实无华的感情,是一位基层干部不凡的胆识和无私、务实的精神品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