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益阳安化县委、县政府邀请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和省内外多家大型茶叶企业负责人聚集一堂,听取发展安化茶叶产业的良计良策。连日来,该县为落实市委书记蒋作斌在安化考察茶文化和茶产业时提出的“用大手笔打造文化旅游茶叶大产业”的指示,积极探索安化茶业的发展之路,出台了有关措施和奋斗目标。
安化素有“茶乡”之称,有上千年的茶业史,茶文化淀积深厚,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全省无公害茶叶基地县和重点优质绿茶基地县。安化品类冠绝全国的黑茶类系列产品和近两年来在国内及东南亚市场声誉鹊起的“千两茶”,更被国内茶叶专家称为湖南茶叶的前途和希望之所在。怎样依托安化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包括“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古茶叶重镇黄沙坪、洞市“茶马古道”、重新为世人所知的乔木型茶树云台大叶种,还有在湖南最具绿色生态标准的10万亩茶园,从而把“安化茶”品牌做大做强,安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查统计、科学论证,出台了发展规划。通过实施有关优惠政策,引入资金,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要求,搞好茶园建设和茶叶加工。扶持龙头企业,在全县形成以“千两茶”为主的黑茶系列产品与名优茶为主的生产格局,实现品牌茶向名牌茶的转变。
该县计划经过5年努力,新建高标准良种茶园3万亩,改造低产茶园8万亩,年产量达1.6万吨,年产值实现1.6亿元。同时,通过修建茶叶交易市场、设立专门网站和举办茶叶节系列活动,使茶文化和山水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农产品加工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