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首 页  |  日照茶讯  |  绿茶企业  |  供求信息  |  茶叶资讯  |  茶叶机械  |  茶与健康  |  茶艺茶道  |  邮购服务  |  茶叶论坛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日照茶讯 >> 正文


绿水青山绽新颜—庆祝岚山正式设区一周年系列报道(三农篇)

文字大小:【 发布时间:2006-1-31 19:34:43

   走进岚山,迎面而来的是蓬勃的发展热力。
   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村村通”公路,一座座精雅别致的乡间农舍,一个个拔地而起的镇域经济工业园……
   不经意间,岚山农村“旧貌换新颜”!
   与其他区县一样,岚山正处于从农业大区向工业化迈进的进程之中。如果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岚山人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
   对于农村、农业、农民,岚山区委区政府有一份沉甸甸的“心结”,基于这样一个区情:5/6的人口在农村。
   “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是我们的迫切心愿。”岚山区委书记孙承金充满感情地说,“对农村、农业、农民比重很大的岚山来说,统筹城乡发展更显迫切。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要切实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合理分配财力,科学配置资源,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岚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看点很多,但我们还是把目光聚焦在广袤的农村。
   倾斜:以财政支农为着力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
   区长孙欣亮说:“这些年,岚山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财力也增强了,但政府的口袋是紧的。等基层的问题、老百姓的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义务教育得到解决了,我们再回过头来解决区里一些必要的建设。”
   岚山对“门面工程”很吝啬,对“三农”的投入却很慷慨。
   从去年开始,岚山新增财力逐步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
   这是一笔明明白白的账:“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投资647万元,完成39个村的通水任务;认真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682万元,完成了巨峰镇和后村镇两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不断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共投入资金1830万元,整理项目区总面积13766万亩;继续开展“复明工程”,连续三年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使884例患者重见光明;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希望小学3处……
   支农的结果显而易见。去年,岚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86.5%;有351个村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村率达到了84.2%;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这成为岚山当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着力:发展镇域经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对“三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岚山在发展的道路上深谙此理。而增强“造血”功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发展镇域经济。
   有人形象地说,镇域经济犹如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城市,一头担起农村。镇域经济既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又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提升服务水平,夯实发展基础,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成立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的镇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制定了《日照市岚山区镇域经济考核实施细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致力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茶叶、蔬菜、桑蚕、畜牧养殖、水产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农字号”龙头企业带动全区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61家,23万农民顺利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大打民营经济牌,为镇域经济注入发展活力和强大后劲。目前,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了37家,固定资产过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了22家,过亿元的达10家。同时,加大投入,聚力建设镇域工业园区,为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搭建载体。目前,已经在6个乡镇街道建成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52亿元。
   镇域经济正快速成长为岚山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破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引导农民有序建设美好家园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岚山没有把目光只盯在“村”上,把行动停留在建新房、修街道上,而是坚持农业、农村、农民统盘考虑,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破题。
   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基础。岚山立足自身实际,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区已发展各类经济园林20.4万亩,养殖小区139个,水产品养殖总面积1.78万亩。我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日本栗生产基地、江北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和全市重要的水产品、菜、桑、烟叶生产基地。
   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是重点。去年以来,岚山积极实施“城乡共建、村企联建”工程,从区直区办和规模以上企业中精选103家单位与103个村结成共建对子,共为农村输入资金近200多万元,整修建设文明一条街82条、文化大院63个,新建完善图书阅览室69个、公开栏417个。
   建设新农村,农村群众是主体。岚山在农村大力开展了以“四评两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共评出文明信用村123个,文明户1.96万家,发放信用贷款2.6亿元,使文明有价、诚信有价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提升了群众的文明诚信意识。
   冬天已来到,春天不会远。踏着欢快的节拍,沐浴着金色的阳光,一个春天的岚山正向我们姗姗走来。碧绿的水,青翠的山,乘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浪,一个全新的岚山必将激荡出更加蓬勃的发展生机和活力。人们有理由这样期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日照茶网   技术支持: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Email:rz96114@163.com 电话:0633-8922114
法律顾问: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