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茶网,日照绿茶,日照茶叶,日照茶楼,日照茶园,江北绿茶网,日照绿茶企业,日照名茶推荐,绿茶行业标准,绿茶邮购,日照茶叶供求信息,茶叶资讯,日照绿茶大全,日照绿茶企业

|
当前位置:首 页 >> 日照茶网 >> 日照茶讯 >> 正文 |
茶产业:群雄纷起---“政府贡献奖”系列报道之一
|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0-22 9:17:03 |
没有8000万茶农的辛劳,就没有中国的茶产业;没有茶产区各级政府的呕心沥血,也就没有中国茶产业的今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茶叶市场放开,20年的探索,20年的期盼,20年的努力,铸就了20年后的辉煌,许多茶产区政府功不可没! “新昌、嵊州模式”与“松阳经验” 曾记得,20年前,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固有的以国有体制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逐步裂变,产茶大省浙江首当其冲,在量多价减的市场冲击下,“卖茶难”席卷浙江。 茶,挑着两头,一边是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一边是千百万茶农的收入来源和生计。在茶产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为茶叶找出路,为茶农谋生计,成为当时浙江许多茶产区政府的重中之重。 以生产大众茶为主的新昌、嵊州、松阳等茶产区,先后开始了由生产大众茶为主向生产名优茶为主的战略转型,并走出了一条各自不同的发展之路。 20年来,新昌连续三任县长抓茶叶,开创了国内政府主导发展茶产业的先河。如今以茶园10万亩,产值4个亿而独步茶界。其所创名茶“大佛龙井”在今年连战访问北京期间,因见证了国共的又一次合作而被载入史册。 20年后,与新昌相邻的产茶大县嵊州,所倡导的“放手让企业闯市场,政府全力为企业闯市场服务”也有了满意的答案。嵊州茶叶企业已成为“浙茶西进”建基地的主力军,大鹏兼并“祁红”,轰动茶界;国内最大的茶叶民营企业华发集团,已在江西、湖北、福建、安徽等许多茶产区建有茶叶基地,被誉为“中国第一茶头”。 20年的努力,也使松阳从山区小县一跃成为茶叶生产大县和国内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催生了专业市场的形成,而专业市场辐射能力的加强,又为当地的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04年市场交易量9955吨,交易金额3.44亿元,连接全国10多个省市,带动相关从业人员8万多人。2004年全县有茶园7.8万亩,产量3825吨,产值1.83亿元。 “修水效应”“都匀现象”与中西部茶产业的崛起20年的风风雨雨,20年的兢兢业业,刻骨铭心。在这一场中国茶产业战略转型的进程中,东部沿海茶产区突飞猛进,中西部茶产区逐步崛起,绘就一幅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壮丽画卷。尤其是许多中西部传统的农业县、山区县,在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财政吃紧的现有条件下,为使广大的山区茶农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积极探索,居功至伟。 四川青川积极发展各级茶叶协会,贵州湄潭茶树良种率达100%,广西横县茉莉花茶一枝独秀,陕西西乡“子午茶”的品牌建设大有成效。 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大背景下,江西修水、贵州都匀、湖北英山更是以自身的发展成就而成为其中的先行者。 江西修水是传统的产茶大县,也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为使有限的财政投入能有最大的回报,即对各项政策和资金进行整合、捆绑,统筹安排,有效地放大了政策和资金效应,“四两拨动了千斤”。3年时间,茶园面积从1.7万亩恢复到4.6万亩,2004年茶农人均增收达900元,今年新增1.2万亩茶园的预期目标也即将完成验收。 贫穷不能成为落后的托辞,地处“人无三分银,地无三尺平”的贵州,都匀市政府积极探索发展茶产业的机制创新,理顺了企业与茶农的互为依存关系,成功地构建了企业与茶农的“利益共同体”,实行了茶园所有权与茶园经营权的分离,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企业管收不管种、茶农管种种不好”的问题,对许多茶产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果说修水、都匀还是穷则思变的典型,那湖北英山就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新亮点。标准化茶园基地、标准化加工、标准化茶叶专业市场等等。2004年,全县14.02万亩茶园产茶1380公斤,系列产值3.17亿元,成为湖北第一产茶大县。 以茶为媒长兴、溧阳、崂山、岚山的新跨越 中国是茶叶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喝茶是千百万老百姓的传统习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新兴起的茶文化、茶休闲、茶旅游也迅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茶产业拓展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在今天,茶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市场供求日趋平衡,以茶为饮、以茶为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向以文化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以茶为媒跨越,茶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独特地位重新被人们所认识,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茶产区,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浙江长兴依托茶圣陆羽在顾渚山著“茶经”的优势,开发茶文化、茶旅游,并着手恢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贡茶院; 江苏溧阳自1991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9届茶叶节,使茶产业成为溧阳的金名片,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立下了汗马功劳; 山东青岛崂山区欲借重新诠释道教与茶文化为契机,举办茶文化节,为发展当地的会展经济服务; 山东日照岚山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构建“南茶北栽”的大本营,要做北方茶产业的领军者。
|
|
|